编者按
6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黄河和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的生态环境,是宁夏谋划改革发展的基准线,要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盛夏的吴忠入目皆景:河湖、湿地星罗棋布,一个个岸绿、景美、河畅的河道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镶嵌在城市旁、黄河边;节水农田灌溉模式在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吴忠市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坚持农业节水增效、工业减水减排,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以水为笔 绘就人水共生幸福画卷
在吴忠,抬头见蓝天,放眼碧水流,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令人赏心悦目。
晨光熹微,吴忠明珠公园里,阳光洒在开满荷花的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市民在晨练中享受盛夏美景。
“现在不论是公园的步道还是广场的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都焕然一新,雨水能自然渗透、净化,下雨积水的问题解决了,市民游园的舒适感大大提升。”吴忠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将“口袋公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实现对雨水的充分吸收、积蓄和利用,让海绵城市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吴忠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加强再生水循环利用,统筹黄河水与再生水,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开展了大量有效利用再生水的工作,巧妙利用再生水为城市生态补水“解忧、止渴”。
在黄河吴忠古城湾砌护段几百米外,就是吴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基于生态自净能力和环境基础承载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该市持续思考如何为黄河“减负”,切实做到“把污水收集在岸上,把干净的水留在河中”。
在吴忠市入黄排水沟末端占地240亩的古城湾人工湿地出水取样点,工作人员打起一桶水倒入量杯,水质清澈透亮。
为提升入黄水质,古城湾人工湿地设计处理能力6万立方米,通过潜流+表面流湿地深度处理,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后,为生态补水和城市绿化灌溉。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注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利用、水生态建设’要求,因此,湿地末端加建了第一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通过提升水泵将尾水用于城市绿化、生态湖泊的补水,达到废水不外排。”古城湾人工湿地运营管理负责人申骞说。
吴忠市着力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推动城市建设向集约型、绿色化发展,形成宜水适水、高效协调的城镇发展布局。通过实施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建筑用水设施节水改造,限期淘汰不符合水效标准要求的用水器具,加快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提高供水管网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去年,该市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完成值为8.22%,优于国家和自治区指标要求。
节水增效 调优产业发展结构
以管水为基础、以节水为重点、以活水为举措,全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了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转变、过度使用向主动节约转变,走出一条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新路。
泰民渠是青铜峡灌区重要的灌溉输水渠道之一。以前渠道砌护率低,部分农田灌溉难问题凸显,制约现代化灌区建设步伐。
通过对泰民渠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渠道砌护8.4公里,新建节制闸、改造干渠直开口、安装测控一体化闸门等配套设施,渠道流量从设计每秒6.2立方米加大到每秒7.7立方米,为渠道工程安全高效供水“焕新动力”。
“过去土渠,弯道多,自从去年裁弯取直、砌护之后,水的流速快了,渗漏少了,解决了群众‘淌水难’的问题。”大坝镇上滩村党支部书记张惠琴说。今年,青铜峡市对泰民渠剩余渠道进行提质改造,彻底为古渠灌溉“除病疾、解难题”,全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
吴忠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坚持推广节水新技术和调整种植结构“齐发力”,严格将灌溉规模控制在341万亩内,严控高耗水种植面积,全市低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达80%以上。
去年,吴忠市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5.6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业6.2万亩,全市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5。盐池县农业高效节灌率达到100%,荣获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称号。
农业在节水上下功夫,工业在减排上“做文章”。位于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的宁夏庆华煤化集团有限公司,自建成中水深度处理系统,用上了内部处理的中水,让污水变活水。
“以前每年用水320万立方米,用水量较大,现在生产用水皆由排出的废水‘再生’而来,用多少中水就节约出多少黄河水量。”该公司水处理中心主任王鹏超介绍,去年投资9000万元建设中水深度处理项目,深化中水单元投产后,可以节约用水100万立方米,从“用水大户”变成了“节水大户”。
如今,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提效、城镇节水普及、多源增供保障、监管能力提升的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正在吴忠市全面展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吴忠市积极保障“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用水,促成太阳山正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利通区通过水权交易收储工业和农业用水指标共计344.38万立方米,保障了企业用水需求。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产能规模,淘汰水泥等落后产能12.3万吨,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为197立方米/万元,较2020年度下降32%,提前完成了自治区“十四五”管控指标。
同时,落实苦水河郭家桥段控制断面生态流量管控指标,保障苦水河生态流量水位,扎实推进河湖保护修复。有序推进“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制增量、清存量,整改各级河湖长巡河湖发现、自查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113个并销号,实现各类问题动态清零,河湖岸线环境明显好转。
水权改革 让每一滴水迸发更大潜能
青铜峡市鸽子山,上万亩郁郁葱葱的酿酒葡萄在山间舒展,远看像一片绿色海洋。酿酒葡萄的茁壮成长离不开高效节水及用水权改革的实施。
走进西班酒庄葡萄种植基地“地埋式”渗灌技术试验田,在地下60厘米处,埋着一条条渗灌管。渗灌技术通过采用“叠片式”活塞渗灌针阀滴头,可以均衡渗透,不破坏土壤结构,引根下扎,更好地吸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渗灌实验比采取滴灌的每亩增产170公斤,渗灌区域比滴灌区域节水40%。不仅葡萄品质提高了,还省了不少水,并节约了成本。”西班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张治成说。
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核心区,青铜峡农业产业因黄河而兴。而对黄河最好的馈赠,便是用好每一滴黄河水。
用水权改革以来,青铜峡市陆续开展农业用水权交易870万立方米,交易金额243万元,交易收益的80%返还用水户,20%用于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现“谁节水,谁受益”,真正让水资源商品化,促进“福利水”向“商品水”的转变。
与此同时,青铜峡市聚焦“配量、确权、定价”三个关键,把住“源头”、破解堵点、难点,将农业用水精细化确权应确尽确,逐渠逐村逐户核定灌溉面积74.85万亩,将4.47亿立方米用水指标确权到117个用水单位,颁发确权证书126本,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灌溉面积不实、水费虚高等老大难问题。
去年,宁夏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探索与利通区农业种植企业合作,引入先进农业种植技术,为农户提供耕前准备、播种等农作物全生育期托管服务。“我们托管和流转了2000亩土地,其中流转的695亩土地种植青贮,亩均较往年增产100公斤,群众直接收入提高200元/亩。”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利通区水权收储平台公司,创新收储工业企业用水指标交易189万立方米,交易总价187.48万元,实现了全区首单由集团供水公司收储的散户工业用水权跨县域交易,扩大了用水权“零存整用”的规模。
“利通区农业灌溉社会化运营,解决了灌区投入不足的问题,社会资本参与现代化灌区试点建设,灌溉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利通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上半年,吴忠市在用水权改革红利的释放下,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59万亩,全市高效节灌面积累计达193万亩,占比59.7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95。去年共完成用水权交易61笔5420万立方米1900余万元,累计交易1.29亿立方米5.96亿元,创新采取“用水权+”模式抵(质)押融资8笔4430万元,“节水增效”实现新突破。
细“治”入“微” 守护黄河长久安澜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要既抓当前又抓长远,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逐步向好。吴忠市开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等集中攻坚行动,落实好生态领域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吴忠市全境属黄河流域,黄河穿境而过,全长69公里,密如网织的沟渠遍及全市。这些水系脉络如同黄河的“毛细血管”,其干净畅通与否,直接影响黄河“肌体健康”。
“把脉会诊”清水沟整治工作,坚持把治理黑臭水体作为保护“母亲河”的重要举措,对入黄排水沟开展综合治理。严格按照入黄水质不低于地表水Ⅳ类的高标准要求,采用“灰绿结合”理念,着重开展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工作,不断完善污水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补齐灰色设施短板。积极开展河道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生态岸线,恢复河道环境,建设人工湿地,构建生态屏障。
如今,吴忠市完成黄河干流吴忠过境段497个排污口点位现场核查及精准识别,核定432个入黄排污口,完成整治324个,整治率达75%,提前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
国控黄河吴忠过境段水质连续7年实现“Ⅱ类进Ⅱ类出”,不断完善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机制,苦水河入黄口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去年,该市实施湿地生态修复治理项目6个,投入湿地生态修复资金3300余万元,保护修复湿地10.29万亩。
与此同时,吴忠市积极扎实开展“贺兰山、罗山”区域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治理行动。罗山、贺兰山区域关停取水井115眼,“三山”区域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治理行动完成率100%,为有效提升“三山”地下水源涵养、合理调整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