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彭阳红梅杏开园采摘的消息一经传出,宁夏人的微信朋友圈便被刷屏了,酸甜可口的红梅杏也走上了我们的餐桌。当回味其鲜美口感之时,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一颗红梅杏经过深加工后,可以变成生物质燃料、中草药材、酸梅汤原料,甚至是鸡饲料……
而今,在彭阳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每天都在上演红梅杏“变身记”,时时都在讲述“一颗杏”到“一条链”的故事。从鲜果到果干,再到杏核和果渣,这条产业链能做到不浪费一颗红梅杏,实现价值最大化。在“长链条”的加持下,今年红梅杏产量达8000吨,产值有望再创新高,小小红梅杏已成为当地的富民大产业。
俗话说,“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现代农业竞争,已由产品的竞争转为产业链的竞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品牌为纲,纲举目张,从好产品到好品牌,并不是只关注于某一环节,而是要进行全产业链建设,走上产业精细化发展之路。看看我区,近年来中宁枸杞、盐池滩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六盘山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开发,就实现了身价倍增,进一步树牢了我区“六特”产业在同行业的话语权和市场交易的“风向标”地位,也达到了“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的效果。
仔细观察这些土味十足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我们会发现,它们不仅打通了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围绕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休闲、体育运动等多种功能延伸拓展了产业链条,进而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和服务”转变。由此来看,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不再是制造业的专属,同样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努力方向。对我区而言,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加工营销到融合农文旅,农业产业发展也需要进行全产业链的规划与指导,引导广大农民着力建设更多“一村一品”优势特色产业,久久为功做好“土特产”深加工文章,进而打造跨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原字号”“老字号”“宁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让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更多更好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产业链的培育发展,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更让农民生产生活实现“精彩一跃”。数据显示,去年我区“六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00亿元。当前,正值我区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的关键时期,积极谋划、统筹做好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市场营销的链式服务,不断延长产业链、畅通循环链、做强富民链,定会让更多乡土物产声名远播、彰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