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一镜万年水洞沟

本报记者 王晓龙 白 茹 文/图

藏兵洞是戍守边关的将士用来防御外敌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之一,玄妙复杂的设计将古人的聪明才智体现得淋漓尽致。

游客步行在芦花谷栈道,领略水洞沟自然之美和古文明之韵。

研学教育基地,游客在体验钻木取火、打制石器中触摸历史。

《疯狂原始人》演出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史前人类的“热辣滚烫”。

“会地震的博物馆”——水洞沟遗址博物馆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的形式穿越4万年,再现远古人类狩猎采集、打制石器的生产场景及暴雨倾盆等自然灾害场景。

船工徐建军在红山湖开画舫。

来自宁波的游客打卡水洞沟。

地上长城,地下兵城,明代古长城、藏兵洞和城障堡寨等构成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

画舫沿着S型弯道行驶在红山湖中。

毛乌素沙漠与滔滔黄河之间,有一处蕴藏着4万年前史前文化和500年前边塞文化的宝地,它便是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的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

走进水洞沟仿佛打开了一幅史前人类的生存画卷。入口广场处,几名小麦肤色的演员沉浸式演出《疯狂原始人》,一旁的遗址博物馆体验区内暴雨倾盆、山崩地裂。

“冒烟啦,快用芦草引火。”在研学教育基地,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家三口正在体验钻木取火。为了让专业考古走进公众视野,考古团队会邀请游客走进发掘区探秘。如今,水洞沟每年接待研学团队10万人次。

自1923年水洞沟遗址被首次发现并发掘以来,此后百年间,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叩问大地,从数万件石器、动物骨骼等遗物中,艰难破译史前人类的生存密码。与其他5A级旅游景区相比,水洞沟乍看或许不够美,它的美在于历史之厚重、古人之智慧所折射出的璀璨光芒。

“我刚入职时差点被晦涩难懂的解说词和黄沙漫漫的景观‘劝退’,但随着了解的深入,越发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吸引。”行进在明代藏兵洞中,导游徐丽感叹,“瞧这蜿蜒曲折的结构,500年前的戍边将士在如此艰苦环境下,因地制宜找到一条抵御劲敌的生存之道,怎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徐丽的父亲徐建军也在景区上班,他是红山湖游船上的一名船工。航道不长,仅有5分钟行程,却足以一眼万年,在水岸长城边遥想古时水草丰腴,放牧欢歌的情景。“对岸的实景演出和今年新推出的小镇夜游人气都很旺,原先我驾驶的载客四五十人的小船已经满足不了需求,现在换成了90人的画舫。”徐建军介绍。

目前,水洞沟共进行过六次大规模的发掘,12个遗址点的数万件遗存对解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东西方文化与人群交流以及农业起源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课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它的价值远不如此,如今它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人,诉说远古文明,传播现代文化。

--> 2024-07-05 本报记者 王晓龙 白 茹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6057.html 1 一镜万年水洞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