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聆听口述历史 探寻银川记忆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杨月儿 马霄鹏 文/图

原西北轴承厂大水沟旧址。(祁国平供图)

惠长春展示自己10岁时的全家福。

刘作新讲述闽宁镇发展历程。

石小元(左)分享宁夏京剧团的故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银川市档案局、银川市档案馆联合开展“聆听口述历史 探寻银川记忆——银川市档案馆离退休老干部及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征集令,挖掘银川市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老党员、老干部光荣事迹,围绕“一人、一主题、一档案”,通过采访录制音频视频、整理文字等形式,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征集”工作。

在6月6日进行的银川市离退休老干部及抗美援朝老兵口述档案直播活动中,4名不同历史时期的亲历者回忆往事。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讲述,一起探寻银川记忆。

“长春,咱俩是同志了”

“月茫茫,天苍苍,我的前途尚有一线之曙光。虽然年迈已古稀,但党对我的教育难忘。有朝一日见太阳,实现理想,为祖国的建设大干一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员惠连华写给女儿惠长春的随笔,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惠长春拥有很多红色记忆。

“我爸爸是河北张家口市人,1907年出生。”惠长春回忆道,“爸爸15岁时到张家口农民运动讲习所接受共产主义教育。”

1926年,经共产党人王仲一和刘执华介绍,惠连华加入中国共产党,化名于惠。1927年,他担任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递北京和张家口之间来往的信件、情报。那时候没有电话,虽然京张铁路1909年已建成,但由于火车上有不少北洋军阀的部队和日本人,惠连华不能乘车,只能靠两条腿步行。

“当时去北京非常艰苦,没有吃的、喝的。我爸爸有时候带两个土豆,有时候带个窝头,一去就是3天,回来最少也得3天。如果情报送不到,他就要待在那儿,但他从来没有叫过苦。”惠长春说,支撑父亲坚持下去的就是信仰,“爸爸曾说,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

“我这一生,都沐浴在党的阳光和雨露之中。”惠长春出生于1941年,8岁入伍成为解放军战士,是银川市唯一入伍的“红小鬼”。“这是部队给我的爱称,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当时,我认为我就是共产党员,但爸爸说,你是一个小兵,先当一个合格的兵,长大才能入党。”

1986年,惠长春终于实现自己的理想。“爸爸说,长春,咱俩是同志了。”说到这里,惠长春热泪盈眶。

宁夏京剧团的粉墨春秋

退休前,石小元是宁夏京剧团副团长,见证了剧团在这片土地上作出的贡献。

1958年9月,中国京剧院四团由北京迁至银川,成立宁夏京剧院,后改为宁夏京剧团。那年石小元5岁,随父母、剧团其他演职人员一起来到银川。他至今记得火车停靠在银川站时的情景:窗外没有站台,只有几顶帐篷和大片白花花的盐碱地。

“刚来时,我们住在银川市文化东街1号院,那是一个年久失修的院落,门窗特别破旧,没有自来水,用水全靠人工运送。后来政府为剧团拨了一块地,在今天的上海新村方位,一共4排房子,打土坯拉砖,都是剧团自己盖出来的。”令石小元印象深刻的是,不仅住宿条件差,练功条件也很艰苦。“有些演员半夜3点借着月光练基本功,早晨上班再练一遍。”

1964年,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上,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观看宁夏京剧团演出的《杜鹃山》,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石小元一边说一边展示合影,当时他还是一名小学员。

《杜鹃山》一炮打响,饰演女主角柯湘的演员李丽芳在演出这部戏后被调往上海京剧院,出演革命样板戏《海港》的女主角方海珍。“宁夏京剧团在艺术上的造诣,在文艺界广为人知。”石小元骄傲地说。

贺兰山下“西轴”创奇迹

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政策号召下,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而来支持宁夏建设。《西北轴承志》编纂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祁国平带来一张老照片——贺兰山深处,厂房整齐矗立,这是原西北轴承厂大水沟旧址图片。

1965年11月,西北轴承厂(以下简称“西轴”)第一批12位建设者来到宁夏。按照“靠山、隐蔽、分散”原则,厂址最终选在平罗县崇岗镇北的大水沟中。

“在贺兰山大水沟里,最大的问题是用水难。当时用水量能达到1天6500吨,但在贺兰山下生活,用的都是地下水,特别是冬天,水抽不上来。这是“西轴”第一次搬迁的主要原因。”祁国平回忆,198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发文同意西轴与银川轴承厂合并,成立西北轴承总厂,同时,自治区机械局同意宁夏喷灌机械厂与银川轴承厂对调厂地。终于,1983年,西北轴承厂开始了由贺兰山大水沟向银川市西夏区的10年搬迁。

“边生产边搬迁边基建,在没有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的情况下,我们把山上的工厂整个搬迁下来,可以说创造了我国三线企业在搬迁史上的一个奇迹。”祁国平说。

建厂初期,“西轴”只能生产309轴承(现称6309轴承),经过近60年发展,现在能生产九大类8000多种规格轴承,涉及的行业包括轨道交通、石油机械、冶金轧机、矿山机械等,铁路货车轴承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曾达40%,石油机械轴承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曾达80%。“过去有一个‘哈瓦洛西’说的是中国四大轴承厂,就是哈尔滨轴承厂、瓦房店轴承厂、洛阳轴承厂和西北轴承厂。”祁国平说,“NXZ(宁西轴)”是被市场始终认可的“中国驰名商标”。

“西轴”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坎坷。2021年,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成为西北轴承厂实控人。“这3年我们走得很稳,活力四射的新西轴又将驰骋在国内市场上。”祁国平说。

绿水青山闽宁情

“今天是1997年7月15日,闽宁村在一片干沙滩上破土动工了……”永宁县闽宁镇福宁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作新的工作笔记记录了这里的发展变迁。

“1994年我参加工作时,这里叫玉泉营经济开发区。30年前相当荒凉,用四句话形容——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刘作新初遇闽宁镇,这里是茫茫戈壁。

1997年7月,这个地方被命名为“闽宁村”。“我们着手把西海固地区的农民搬迁过来。当时计划搬迁800多户3000多人,今天的闽宁镇有6个村、1个社区、6.6万人口。”刘作新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他们入户摸清每户家庭基本情况,包括有几口人、有多少学生和劳动力、家里人需要什么就业岗位、孩子上学有什么困难等。接着组织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研究研判,针对每一户制定详细计划,进行结对帮扶。

2021年,以闽宁镇建设故事为原型的电视剧《山海情》播出后,不少刘作新的老同学关心地询问闽宁镇如今的发展情况,在海原县开展扶贫工作的老师还特地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故事情节历历在目,就是当时我们走过的路,仿佛昨天发生的一样,催人泪下。”刘作新说。

闽宁镇农民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开发建设初期的500元,增长至现在的1.78万元;原先街道上只有几间平房,现在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交车一路通行到银川市内。“变化确实很大,绿树成荫,安居乐业,是真正的塞上江南!”刘作新说。

--> 2024-07-12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见习记者 杨月儿 马霄鹏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6846.html 1 聆听口述历史 探寻银川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