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让研学游走向“研学优”

本报记者 杨嘉琪

在行走的课堂中如何读懂更大的世界?或许是去贺兰山岩画景区探究一幅幅神秘岩画,或许是去宁夏博物馆聆听一件件历史文物的讲解,抑或是与隐匿于山水田园间的一草一木对话,也可以走进宁夏科技馆,亲手搭建智能机器人,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

研学作为实践学习的平台,不仅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环境,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同理心及尊重多样性的情感,以及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银川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课程老师杨富荣感慨:“研学让孩子们获得了很珍贵的体验,哪怕是简单的沙画、编程体验,对于他们进行职业探索都很有意义,孩子们或许可以从实践中探索出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

然而,随着近年来研学热度不断上升,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当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顾此失彼的情况就可能发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完成既定的课程,成为每一次研学必须面对的“课题”。“玩与学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但是如何做到寓教于‘游’,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银川市唐徕中学宝湖校区德育工作处副主任杨杨说。“对于我们来说,考虑到安全问题、经费问题,常常会把研学的时间设计在一天以内,这样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因为节奏快而导致出现学生没法细嚼慢咽的情况。”

“下次研学我希望可以亲手组装一些LED灯或者智能机器人。”“我想去感受一下不同的职业,看看他们的工作环境。”“我想去外省或者是更远的地方看看。”“我希望下次有更多在户外的经历……”记者对银川市唐徕中学宝湖校区的初一年级学生进行采访,得到的答案多种多样,学生们有不同需求,如何精心设计研学内容成为学校的难题。

“一想到研学,其实首先担心的是安全问题,出行的交通安全、隐私安全,以及研学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我们希望能带给孩子们良好的研学体验,但是通常多人的研学旅游可能需要更多的教师进行管理,要做好相当完备的安全预案才行。”银川市二十一小教师杨静说。

虽然研学的热度不断升温,但是对一些家长来说,出于对安全问题的考虑和对研学的不了解,可能不会支持孩子研学旅行。同时,研学旅行的效果难以量化评估,需要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这些对于学校来说也是需要平衡的难题。每逢寒暑假,一些机构推出的“天价”出国出省游研学项目也会逼退很多家长,让他们在孩子的渴望和价格之间为难。杨杨认为,学校为了确保每一次研学的顺利进行,会有长周期计划,准备周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等,过程中也会及时发布活动照片让家长放心,希望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场有意义的研学体验。在寒暑假时期,建议家长根据教育部门的提示,理性、慎重地选择适合孩子的项目,能够真正让孩子有所收获,让研学游不止于“到此一游”。

--> 2024-07-25 本报记者 杨嘉琪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8268.html 1 让研学游走向“研学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