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宁夏: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

近日,记者走进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纺织园区采访,直观的感受是一个字“大”。

“参观这些车间,需要半天时间。”同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随着新澳羊绒、国斌亚琦、舜昌亚麻等一批企业和项目落地投产,银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纺织园区已建成羊绒全产业链和国内最大亚麻纺织单体工厂,是国内最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和羊绒制品加工基地,全球44%的羊绒原绒、58%的无毛绒及全国65%的绒条、15%的羊绒纱均来自该纺织园区。

曾经历过低谷的灵武纺织,涅槃重生,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巨变——不仅仅是大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强的内在,实现了由初加工向深加工、初级产品向高端产品、松散型经营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变,呈现出总量增长、效益提高、品牌响亮的积极发展态势。

做强变大的本质,在于发展思路的改变:产业链集链成群,供应链成本更低、更加高效,区域间产业分布更加合理,上下游联动更加密切。

“顶层设计的规划,要有产业链思维,集群化思维。”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资源、区位优势,打造具有宁夏特色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夯实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厚度。

“企业置身产业集群协作发展、融通发展,通过集群成员之间的供需关系,实现采购本地化,形成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对宁夏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充满信心。

目前,宁夏正在打造的轻工纺织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国内头部企业的带动下,做强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全区建成超过200万锭纱线和近2亿米织布产能。“中国氨纶谷”稳步建设,原料产能突破百万吨,氨纶产能达15万吨,位居全国前五。

(二)

长期以来,宁夏工业企业普遍有“两头在外”的说法,即原材料来源与工业产品输出市场都在区外。

这种局面的最大弊端是,面临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向挤压”,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不足。

打造产业集群,有助于变“两头在外”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运转和深度融合,畅通经济循环、稳定市场预期。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建体系、补链条、聚合力、提速度。宁夏将打造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重大项目引领,加快链群发展,“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初见成效,重点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飞跃。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依托资源优势自主创新核心技术,现代煤化工产业链条发展迅速,成为现代化工产业集群的主力军之一。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已连续3年突破400万吨产量大关。

从项目设计之初的3种产品,到投产之后陆续研发出20多种产品,宁夏煤制油产业从“零”起步,突破一系列“卡脖子”重大核心技术,成功建起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间接液化项目,建成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的煤制油产业链。

“宁夏煤业组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设立煤化工上海研究院,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发出白油、费托蜡、单碳正构烷烃等七大类新产品。”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煤制油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瞄准产业中高端,实现由单一油品向多元化高端产品的转变。

我区正加速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延伸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形成煤化工、电石深加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相互支撑、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化工产品多达200余种,一条条特色优势产业链集链成群,向高端化、专业化、精细化稳步发展。

“现代煤化工国内领先,是全国重要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生产基地之一,煤制油产能位居全国第一,煤制烯烃产能占全国五分之一。”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形成以太阳山开发区、青铜峡工业园区、盐池工业园区及中卫工业园区为南翼,石嘴山经开区及平罗工业园区为北翼的化工产业带,产业集群化发展势头强劲。

目前,我区正加力打造2000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

(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算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要素为新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模式。

“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据赋能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加快培育数字信息产业,对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和价值再造,为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赋能。”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宁夏抢抓国家“东数西算”重大机遇,努力打造千亿级数字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正加快建设“万卡+”智算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智算资源池,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立专业大模型“策源地”,高效运行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中心,解决智算中心、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芯”难题,力争2024年开发人工智能产品超过100个,形成“百企百亿”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一套套“组合拳”建“集群”育“品牌”云朵绽放,跑出数字经济加速度,“中国算力之都”正加速崛起。

数字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我区装备制造行业以智能矿山机械、仪器仪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绿色铸(锻)造为代表的关键技术装备取得积极进展,生产制造过程向智能化推进,智能制造的全产业链条串联成环,逐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智能制造新模式,世界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金刚线切片制造基地、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成形智能工厂、世界首套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国家级智能控制阀创新平台、国内首台10兆瓦风力发电机配套减速器等名企名牌持续涌现,催动宁夏装备智造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高标准打造以银川市为核心、石嘴山市和吴忠市为两翼的银川都市圈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建成以智能仪器仪表、高端铸造、数控机床、矿山机械4个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主导、上下游产业链相互配套的‘4+N’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地奔牛、共享装备、吴忠仪表3家企业被认定为自治区首批“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培育一批“专而强”“优而精”“新而特”的“小巨人”企业,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

在宁夏鑫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8万只大尺寸石英坩埚生产线上,一个个纯度高、寿命长、热稳定性好、气密性强、耐腐蚀的石英坩埚源源不断下线。

石英坩埚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和半导体领域提炼晶体硅的生产工艺中,是拉制单晶硅棒的消耗性器皿。近年来,为给上游单晶硅生产企业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石英坩埚,我区通过精准招商,先后引进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宁夏晶隆石英、宁夏鑫晶新材料、宁夏欧晶科技等重点企业,产值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未来,随着宁夏盾源聚10万只/年、宁夏鑫晶新材料9.6万只/年项目的建成投产,全区石英坩埚产能将提升至60万只/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石英坩埚生产基地,将携手全球最大的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国内有影响力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共同打造以“中国新硅都”为代表的20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

“宁夏在资源、区位、产业、政策方面优势特色突出,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现代化工、新型材料、数字信息、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积极推动产业基地集链成群,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新型材料、现代化工、清洁能源、数字信息“四大基地”贡献了全区工业增量的九成、投资增量的八成。

打造2000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2000亿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千亿级数字信息产业集群、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千亿级轻工纺织产业集群——谋定大集群,聚力新发展。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新征程上,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集群,正成为宁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 2024-07-25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28319.html 1 宁夏:打造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