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石嘴山市惠农区的盐碱地里传来好消息,由石嘴山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示范推广种植的滴灌水肥一体化耐盐碱高产小麦“宁春59号”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达545公斤。
一直以来,盐碱地被称为土地“顽疾”,土壤含盐量太高,导致农作物低产或是无法生长。其中,地处我区引黄灌区下游的石嘴山市更是盐碱地发生的重灾区,全市盐渍化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换个角度看,盐碱地虽治理不易,但对于人均耕地数量少、后备资源不足的地区来说,盐碱地却是一笔“沉睡”的宝贵财富,是重要的潜在耕地资源。
思路一开产业兴。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从“寸草不生”到田增粮丰,近年来,石嘴山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在选育耐盐碱种子上发力,找到了治理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方法,实现盐渍化土壤种植小麦“节水控盐又增粮”,让盐碱地作为“潜在粮仓”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如今,在这里,越来越多的盐碱地变身为米粮川,取得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土为本,万物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区盐碱地分布相对较广,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至关重要,需要科学治理、久久为功、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继续抓好“育种”和“治地”两个关键,化劣为优、培优增效,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为治理盐碱地拓展新路径。同时,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积极探索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不断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把更多盐碱“荒地”打造成丰产“宝地”,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注入澎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