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高校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既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又担负着以文化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因此,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不断发挥高校思政课赋能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作用。
坚持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承载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更在塑造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为此,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价值取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精髓、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引导学生在这些文化宝库中汲取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同时,优化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之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增强自身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应在帮助大学生培养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上多下功夫,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权威、辩证分析各种观点现象,以应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挑战。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与吸引力
罗素曾指出,比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精神的问题。因此,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一是要精心选择教材,把文化自信的理念深植于教学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尤其要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传播方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吸引力,用动画、视频、图片等载体,加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认同,让他们了解我国文化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表达。三是重视实践教学在思政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因此,要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抓手,整合实践资源,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一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整合各种社会实践资源,组织开展具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丰富文化体验、坚定文化自信。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文化自信的综合素养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深刻影响着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对于塑造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将文化自信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通过广泛阅读党史国史等,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刻把握。此外,高校也应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培训、教育科研等渠道,培养一批具备深厚历史底蕴、扎实专业知识、精湛教学艺术和高尚师德师风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
优化考评体系,建立文化自信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
其一,优化考核评价内容。要健全常规的班级考勤、班级纪律等考核评比制度,把大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参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动态纳入评价体系。其二,创新评估方式方法。在考核办法上,可采取书面考试、练习作业、演讲答辩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在考核形式上,要有机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以考辅教、以考促学,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其三,健全评估和反馈机制。要建立反馈机制,通过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评析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而创建师生“可见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自信的融合是高校肩负的时代使命。将文化自信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深刻认识文化自信在塑造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才能扮演好学生文化自信的领航者和导向者,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郑州地方高校党史学习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编号:2021DSZX060〉、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研究”〈编号:2023YB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