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宁夏贺兰山管理局大水沟管理站,贺兰山脚下平缓区域的大片林带在雨后,更添几分鲜绿。
这里是贺兰山东麓平罗段浅山区,这片区域从贺兰山脚下延伸至110国道,呈狭长状地形,南北长约16公里,在大约5.1万亩的总面积内,有3万亩需要进行生态治理。2019年至2023年,平罗县累计投入4.4亿元,先后完成2.2万亩土地的生态治理。
平罗县自然资源局干部白金科告诉记者,贺兰山东麓平罗段浅山区虽然看上去一马平川,却基本属于植被难落脚的砂砾石地。对此,平罗县因地施策,结合当地实际选用耐旱、耐贫瘠的小乔木和花灌木进行生态治理,并对一些历史遗留的矿坑进行了修复。
“这里主要栽的是山桃、山杏、酸枣等树种。”白金科穿梭于林带间,边查看树木生长情况边解释,由于山桃等树种属于耐旱树种,且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所以,在进行生态治理时,平罗县将山桃、山杏、酸枣等选定为主要树种。
道路另一侧是贺兰山东麓(平罗段)水源涵养林建设项目,是平罗县今年计划完成贺兰山东麓平罗段浅山区生态治理的8000亩面积所在地,也将作为水源涵养林。白金科说,在今年春季造林时,这片区域已完成了4000多亩植树面积,余下的面积计划在秋季造林中完成。
从大水沟一路向北,沿着302省道穿梭于贺兰山中,沿路所见山体,大部分都缀有星星点点的绿意。
进入大磴沟区域,302省道的两侧植被分属于自2017年至今不同阶段的造林项目。一条岔路向里,一辆水源车正为这片区域的树木补水。车辆上的水管连接滴灌主管道后,再通过层层管网对这片区域的树木进行水源供给。“大磴沟周边有大小12个蓄水池,日常管护用水多来自清水沟和大磴沟的蓄水池。”石嘴山市贺兰山生态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周金梅介绍,除蓄水池外,少数矿坑水也可用于生态灌溉,“我们通过这几年监测水质,发现水质正变得越来越好。”
2020年起,石嘴山市按照“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原则,在治理区飞播、人工点播草籽,并选取耐旱品种植苗造林。大磴沟生态修复治理区的甘泥沟、炭梁坡、探宝、驴子沟、东沟等8处治理区属于“贺兰山包植增绿活动”区域,由石嘴山市104家机关企事业和驻地单位分别承包进行植绿造绿,参与贺兰山生态修复整治。
石嘴山市金融工作局承包的网格不远处,是近期热度攀升的翡翠湖。翡翠湖的前身是1公里多长的废弃矿坑,由矿坑水形成。这些年大磴沟的生态环境向好,令这里的水质越发清澈。
漫山遍野的绿,是对生态治理者的最好回馈。
近年来,石嘴山市锚定“两高两新”定位,以“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贺兰山东麓水源涵养和生态治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河东沙地系统治理、绿色低碳园区建设、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建设、文旅产业发展”七大工程建设为引领,助力推进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
随着贺兰山146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的接连完成,贺兰山林草植被明显增加,四合木、沙冬青等野生植物生长范围不断扩延,生物多样性逐年丰富,整体生态环境越发向好。
今年,石嘴山市规划实施重点项目29个,计划完成营造林6.98万亩、沙化土地生态修复2.6万亩。截至目前,该市围绕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争取中央、自治区资金4.83亿元,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5.43万亩,采用“草方格+沙结皮”和刷状网绳式草方格等新技术、新模式,扎设草方格8000亩,在草方格内用水钻技术栽植灌木3000亩,栽植各类苗木600余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