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翻山越岭送“光明”

本报记者 鲁延宏

初秋的同心县山区阳光依旧炽热,这给供电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同心县供电公司窑山供电所的员工们不畏酷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守岗位守护着山区群众的万家灯火。

点多、面广、山村居多是窑山供电所服务区域的典型特征。辖区供电面积525.9平方公里,担负着8个行政村、1600多户、7200余人的供电服务任务,所管辖的4条供电线路总里程180公里,供电所距离最远的供电线路及村庄有70公里。

8月13日午后,供电所工作人员王东接到王家海子村车道岭自然村农户杨正全打来的电话,称家里突然没电了,但电卡余额显示还有105元。杨正全的家距离末端线路512窑黄线不远,正好结合线路巡视,可以既巡查了10kV线路,又能解决杨正全家的用电问题。王东的想法获得所长张宏的支持。

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措施后,王东和同事刘向春准备了必要的检修工具,带上水壶和简便的食物以及防暑物品出发了,记者也随行前往。即使已立秋,但高温的炙烤仍无处不在。随着一行人步步深入,太阳的炙烤变得更加强烈,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地面反射回来的热浪,并且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景物在热浪中扭曲变形。

电杆在烈日下的温度超过了50摄氏度,王东用戴着薄绝缘手套的手轻触电杆,那股烫手的感觉依然强烈。工作服很快在高温下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身上,仿佛成了第二层皮肤。

汗水沿着额头流下,滴落在滚烫的电杆上,瞬间蒸发。在检查完一个电杆后,王东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大口地喝水,试图缓解燥热。刘向春则拿出矿泉水瓶,打湿毛巾,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尽管疲惫,但他们依然加紧脚步,仔细地检查着每一根电杆,不遗漏每一个可能的隐患点。

512窑黄线的巡检点完成,并确认线路无异常后,王东和刘向春赶往杨正全家。杨正全的老父亲看到王东和刘向春开心地对记者说:“他们常下来,解决用电的事麻利得很。”经过认真检查,发现是保险丝烧断了。王东迅速更换了保险丝。细心的他们还为杨正全家安装了新的漏电保护装置,并教会杨正全如何使用手机微信购电,不必再跑到远处的集市上购电。

今年52岁的王东是窑山供电所10名员工中的资深员工,自1990年进入窑山供电所以来,一直负责辖区的巡线、维护及供电服务工作。34年来,王东累计巡线总里程超过4万公里。“走的路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但这一圈都是在窑山服务群众的路上。”王东诙谐地说。今年夏季,窑山高温和雷雨天气频繁,这给巡线工作增加了难度。但王东和同事们依然坚持定期巡检,确保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王东说:“天气变化越大,我们越要走出去,保证群众用电安全可靠,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不能马虎了事。”

【体验随感】

万家灯火背后,总有人扛着“光明”默默前行,不论酷暑,无畏严寒。

王东是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作者,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他们却用最原始的方法,用脚步丈量山岗、用脚步跨越荒野,只为将光明送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群众有呼,他们必应!致敬,默默奉献的“光明使者”!

--> 2024-08-19 本报记者 鲁延宏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0903.html 1 翻山越岭送“光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