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闵良)这两年,银川产的加州鲈鱼、南美白对虾等受到市场好评。殊不知,作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银川鲤鱼”也在悄然改变。得益于“健身瘦身”技术的推广,银川鲤鱼有望破解银川传统渔业困境。
8月16日,永宁县黄羊滩,宁夏绿方水产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抽干一个人工养殖池,要把大约200公斤经过“健身瘦身”的鲤鱼送往市内一家餐馆。除此之外,工人还得准备30条礼品鱼,每条重约1.5公斤,封装后充氧,这是一位客户订的。“客户要去内蒙古,过一会儿自己来拉。”工作人员苏凤艳说。
银川鲤鱼2009年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但是,高密度养殖的鲤鱼缺点很明显,土腥味重、脂肪多、肉质疏松,难以和野生黄河鲤鱼相媲美。2021年至2023年,银川市选择4家企业进行鲤鱼“健身瘦身”试点。
究竟如何“健身瘦身”呢?其实就是建设专门的室内养殖池,配套水循环处理系统,将外塘养大的鲤鱼放入其中。全程需要20天,前4天消毒,中间10天“健身瘦身”,最后6天提鲜。这期间不喂食,主要靠控制水的温度和流速来达到目的。实践证明,“健身瘦身”后的鲤鱼体色光鲜,肉质紧实,鲜香味美,口感明显改善。“健身瘦身”的鲤鱼身价高,每公斤30元至40元,是普通鲤鱼的2倍—3倍。
目前,位于贺兰县的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夏新明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贺兰县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位于永宁县的宁夏绿方水产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均有专业场地和设备,每年可产出8万公斤“健身瘦身”鲤鱼。
据了解,目前银川市养殖水面达到10.05万亩,以鲤鱼、草鱼、鲢鱼等大宗水产品种为主,养殖面积达8.6万亩。银川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将不断加大鲤鱼“健身瘦身”技术推广,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