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以来,我区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强化责任落实、建立推进机制,实现涉农村组“应改尽改”、成员身份“应确尽确”、集体资产“应登尽登”,确保改革质量和成效。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2020年圆满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各项改革任务。
踏着新时代的鼓点,宁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走出一条集体经济增值、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振兴之路。
南关村渡过“难关”
中卫市沙坡头区滨河镇南关村是城中村,村容村貌破旧、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拮据,一度是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关”。
如何跨过“难关”,村党支部立足城中村区位优势,提出“依托城市上项目、服务城市增收入、为民谋福求发展”的思路,蹚出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的产业发展之路。
随着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2015年7月,南关村被确定为自治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截至2015年12月24日改革基准日,村经营性净资产达1.4395亿元。当时我们积极开展股改工作,将1.4395亿元经营性净资产配置到1860名股民名下,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南关村党支部书记林建国说,目前,累计为村民发放福利分红共计6280万元。
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让村集体资产活了起来,让分散的资金聚拢起来,让村民增收的渠道多了起来。2023年,南关村集体经济纯收入2600万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23200元。
“2023年,中卫市第一个万达广场落地南关村,与万达的合作,既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又为股改后经济合作社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扩股后重新量化股权,增加持续发展的动力。”林建国说。
“南关村是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典型。”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就是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乡村产业旺起来
“今年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都来了吗?等人齐了我们开始发补助。”近日,在吴忠市利通区上桥镇涝河桥村,村党支部书记白海军一边组织村干部联系今年村里的“准大学生”,一边给记者介绍,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村里每年都给考上大学的学生发放补助。
涝河桥村是一个移民与原住村民共居的混合村,村情村况复杂。如何有效发展、更快发展,让村民增收致富,是涝河桥村党支部的一件大事。
盘活资产。从2019年开始,涝河桥村先后建设设施农业大棚35座,拱棚15座,鼓励引导农户种植销路好的蔬菜、水果等绿色农副产品。至2023年,带动17名移民就业,发放分红15.5万元;为8名稳定就业移民发放补助3.2万多元,股民分红共计35万多元。
白海军说,下一步,涝河桥村将继续深挖“农业+文化+红色旅游”产业,建立红色旅游研学馆,以“休闲观光采摘+乡土餐饮+民宿接待”为主要业态,通过引导群众自营、招商引资等方式,落地一批乡村休闲与旅游项目。
2018年6月15日,吴忠万达广场开业。这座万达广场是吴忠市利通区古城镇红星村村民观念转变的体现。
当时万达广场选址红星村的一块地,出于长远考虑和未来的发展规划,红星村将83亩土地置换到当时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地方。
置换到经济价值较低的地方有没有遇到阻力?
红星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哈学军说:“进行土地置换以前,村里已经开展产改好几年了,村民对于村集体的信任度很高,村民都有‘大环境好就会带动个人发展’的意识,这让土地置换得以顺利进行。”
2023年,红星村的经营性财产近2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730万元。
为了进一步盘活闲置营业房,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五渡桥村党支部领办创办“五渡尚品”老酒坊,采取“党支部+企业+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拓宽民众增收致富渠道。
五渡桥村党支部书记郭新龙说,今年预计白酒年产量达40吨,年产值200万元,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不低于20万元。同时,利用废弃酒糟发展畜禽养殖,统一“五渡尚品”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用1—2年时间让村集体经济稳定在100万元以上。
“下一步,将继续借助‘五渡桥驴肉’特色餐饮金字招牌,全力推动餐饮娱乐、酒坊体验、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融合发展,持续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郭新龙说。
随着宁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正在塞上大地绘出收入丰、产业兴、生活美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确认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416万人,量化集体资产40.7亿元,登记赋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2221个。全区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282.4亿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