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把立体的需求世界像自助餐一样的陈列,和印象中的老新华街不一样了, 当移步户外新步行街,听着熟悉的音乐和叫卖声,看着“老字号”小吃摊前排队的场景,那个记忆中的老新华街又呈现眼前。
“保持传统文化和商业底蕴,与时俱进贴近百姓需求创新提供新业态和场景,我们一直在现代与传统商业的平衡中寻找最佳结合点。”新华百货营销中心总监刘京介绍,近年来新华百货面对市场变化,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需求为主,加快业态转型及多元化组合,创新引入更多消费新场景新模式,为百年老店注入新活力。历时5年升级改建的新百中心,年客流达到700万人次,增长30%。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重要的消费场所。城市商业综合体持续“上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通过拓展消费场景,增加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丰富多元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
户外+
持续“上新”好去处
7月26日,贺兰山宿集项目正式开建,以星星酒店、黄河宿集等高端文旅产品为代表的宁夏文旅消费市场再添新。建成后的贺兰山宿集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酒旅融合项目,集住宿、客厅、美术馆、书店等为一体的多种业态,将为国内外游客到访宁夏提供全新的体验和场景。
好玩的、好去处的不断“上新”,让宁夏人的休闲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多彩。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诗与美景相得益彰,太应景了。”在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流光溢彩的“古诗树”下,游客张欣然吟诵着,诗兴盎然。凤凰幻城常看常新,总有新意。
“凤凰幻城自去年9月开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315万人次,成为宁夏现象级的网红打卡地。我们坚持文商旅融合创新,把老项目做出了新玩法。”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负责人杜鑫介绍,近一年多来,银川文化城在老街巷改造上“修旧如旧”,文化演艺创新分类,持续不断的“上新”带来了流量的井喷。
城乡+
繁华传导潮品下乡
城市商业的繁华亦在不断向下传导、更新。在县城、乡镇甚至是村庄,新兴的商业盛景也呈现出迷人的魅力。
在距离海原县城40公里的贾塘乡,新开业的商贸综合体亮晶晶已经成为周边5万村民的固定活动场所。亮晶晶经营面积600平方米,集中了百货、生鲜、服饰、儿童乐园、餐饮等多种业态。周边村民到了晚上都喜欢到楼上下棋、烧烤、聊天,开业近一年营业额近千万元。
彭阳“梯田夜肆”独具特色,既有城市集市熟悉的新鲜果茶、关东煮、休闲手作等,也有独属于彭阳的乡土文化、地方美食等。
诸如此类的城乡互融新场景,定格了平凡闲适的烟火生活。
乘着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东风,近年来,我区已经相继在县域乡镇建成比肩地市的五星级农贸市场、商贸中心、商业街区等。潮品、优品跟着商业下沉融入乡村,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乡村消费提档升级。
消费“上新”持续中
消费市场新场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彰显出我区经济复苏增长的活力不断释放。
近年来,我区深入推进文商旅融合,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支持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升级改造等,引导文化演艺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满足消费者品质化多样化需求。目前,全区共建成20多座商业综合体,全区五地市均有分布。建成阅彩城中街不夜城、怀远夜市、隆德老巷子等10条自治区特色商业示范街区等,新的潮流集散地和网红打卡地不断涌现,持续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
如何确保消费“上新”后劲十足?阅彩集团副总经理姚益认为,银川市作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需要增强自信心,敢于和顶尖潮流对接,及时捕捉潮流趋势。主动创新创造新场景,持续提升新型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
“激发消费市场的更大活力,需要不断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优化消费供给的力度,出台一批有含金量、针对性强的促消费政策,注重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坚持把激发有潜力的消费作为重要突破口,构筑品质消费新体系,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