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高校思政教育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既可以弘扬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也能够深化高校思政教育。
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课程育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高度肯定了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中的至关重要地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政教师要运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主阵地、主战场,将伟大建党精神“掰开揉碎”来讲。积极探究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讲清讲透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要义和时代价值。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思政教师可以详细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包括从建党之初到建党之后无数共产党人所克服的困难、面临的险境、作出的牺牲等,而中国共产党也在一代一代、一辈一辈共产党人的坚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思政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相联系并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思政课程,全面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传承与发扬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政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实现伟大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例如,借助影视资料使课本中的革命人物形象更加具象化,帮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将课本中的人物与英雄角色相对应。同时,带领学生观影,借影视作品中所演绎的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革命历史的深刻感悟。例如,电影《长津湖》能够使学生知晓当时志愿军所面对的紧迫形势和艰苦条件,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
组织多元化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作用。高校思政教师应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各项实践活动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圣地、红色文化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圣地、瑞金红色故都、遵义会议会址、华北抗日根据地、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等,而后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现场教学,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以志愿讲解和志愿服务等形式,帮助更多学生了解伟大建党精神。这一过程是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学生需要提前了解熟悉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拜访老一辈革命家,听他们讲述当时的革命故事和英雄事迹,进行记录整理;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整理红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提升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在共情共鸣中凝聚奋进的力量。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育人效果。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与思政教师在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的基础上,也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作用。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高校可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如雕塑、建筑物、文化墙布置等。同时,因地制宜地建设党史文化档案馆,并每日在校园广播中推送一位革命先烈的事迹,如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等事迹。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建党知识应知应会竞赛,举办歌颂党的朗诵和合唱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会等活动;在校园文化戏剧节等活动中,邀请学生扮演角色演绎革命历史情景剧,促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同时助力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与传承。高校还可以在活动中邀请专业学者讲述我们党的历史,学习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所具备的高尚品质。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班风、学风、院风、校风评比活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理念制定评比标准,打造精神高地,使伟大建党精神充分融入到学生的一言一行中。高校可以举办“寻找校园最美党员”活动,对具有突出表现的师生党员予以表彰和鼓励,号召全校师生以优秀党员为榜样,向他们看齐学习,使优秀党员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培养学生无私奉献和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而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