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传播已成为连接世界、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桥梁。外语专业大学生作为未来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参与者,其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显得尤为关键。做好国际传播需要人才,高校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基础、创新型能力结构、全场景传播素养的国际传播人才。在这一背景下,系统性地构建和提升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始于教材,高于教材
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育人至上。在教学中,应坚持“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原则,既要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要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此,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和实用性,还要注重其能否反映多元文化视角,是否有助于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教会其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灵活运用技巧,实现思想和信息的精准传达。在翻译党政文献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献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国际形势的敏感度,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洞察力。
兼顾教学的因事为制与知识的完整建构。通过整合创新多元化教学资源,推动“教材”向“学材”的创新转化,重视师资队伍与专业发展,打造教育领航者。定期邀请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举办专题讲座,更新教学理念,深化专业知识。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资助教师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促进中外教育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支持教师开展国际传播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推动学科前沿探索,鼓励教师申请国际教育机构的进修机会,或参与跨国教育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学于课堂,行于实践
与海外高校合作,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促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路径。主动接触并筛选世界各地的一流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设计包括学术交流、联合研究、教师互访等多样化合作方案,确保覆盖多个领域和层次,并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日常运营和成效评估,及时调整合作策略以优化效果,使其有效地向全球受众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交换生与短期游学也可为学生提供到海外学习的机会。可通过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挑选合适的参与者,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学术背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组织行前培训,涵盖目标国家的文化习俗、基本语言技能和紧急情况应对策略,并制定详细的课程安排、文化体验活动、住宿与安全指南等项目日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环境。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强化语言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与国际组织、跨国企业建立联系,开发实习岗位和志愿服务项目,根据学生兴趣和专长,为其量身定制实习或服务项目、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后勤支持、定期跟进项目进展,并确保学生安全和项目质量。另一方面,丰富校内活动,定期策划多语种演讲与辩论活动,邀请资深评委,确保比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并提供包括演讲技巧、辩论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要点的赛前培训,帮助学生充分准备。组织各国文化节庆活动,邀请外国留学生分享本国的传统艺术、音乐、美食等,营造多元文化共融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思想教育,价值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引导是外语专业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这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授课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将政治态度、政治认同融入教育教学,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在日常教学中,选择具有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文本进行翻译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与传递。创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教育新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和资源丰富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展在线课程、直播教学、远程协作等线上活动。同时,线下面授课程依然保留,通过举办研讨会、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历史博物馆等,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国家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
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如参与支教活动、环保项目、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样也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艺术展览、体育赛事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此外,利用校园媒体、网络平台等传播正能量,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念的熏陶,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三进”工作外语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重点课题“‘三进’引领外语专业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3ZJY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