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土地的主动权到老百姓手里了”

本报记者 裴云云 实习生 程洋洋

日前,记者在宁夏扬黄灌区采访,在同心县河西镇建新村郁郁葱葱的玉米地里,偶遇一位神采奕奕的大哥。

“这是哪里的干部下乡呢?”大家笑着问。

“哪是干部,地道的农民。”来人叫贺学峰,是建新村村民,今年种了100多亩玉米。

身着白色短袖,脚蹬黑色皮鞋;不带锄头、不拿铁锹,手掌无茧,除了黑红的皮肤,形象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西北农民相去甚远。

“现在没有啥可大干的么,除草、打农药有无人机。唯一一个守在田里灌水的累活儿也有专人负责,我就在田里转转,看看哪里有漏水的管子接一下。”贺学峰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干旱少雨是这里的自然本底,干渴曾是庄稼们的宿命,常常是种一坡、收一抱、打一帽。直到20世纪70年代,同心扬水工程才基本解决了县城周边地区的人畜饮水问题。随着固海扬水灌溉工程的投运,黄河水流向亘古荒原,大地染上成片绿色,但水资源匮乏仍然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瓶颈。实际上,整个宁夏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然而,2023年度黄河转入枯水年,并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或特枯水年,扬黄水越来越金贵。

田不变,水不增,日子更要过好,现实倒逼着人们调结构、转方式、提质量。

2023年,宁夏将“四水四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重大生态任务,在全区域全方位开展。今年年初,同心县政府与宁夏水发集团签署高标准农田及现代化高效节水灌区建设特许经营协议,用“委托运营+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方式运作,借市场之力,共同做好“水文章”。

“项目总投资10.6亿元,覆盖包括河西镇、丁塘镇、王团镇等9个乡镇及石狮开发区管委会共70万亩的灌区,自干渠直开口至田间所有灌溉将实现高效节水灌溉自动化及信息化。”宁夏水发同心现代农业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志成说。

对此,没有滴灌生产经验的农民有点不服气:以前大水漫灌,一亩玉米产1800斤就算老天帮忙;现在一滴一滴地“喂”苗,能长壮?以前一家几口忙活十来亩地,你现在一个人能灌百亩田,能管好?以前淌了播前水,出苗率都不高,现在要“干种湿出”,能可靠?

春灌之前,宁夏水发同心公司接管运营的同心县38.0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全部投入运行。随着第一轮水的抵达,旱地播下的玉米竞相生发,出苗率达95%。 “这对大家的认知可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啊。”贺学峰说。

“一滴水”重构了干旱带上的土地生产方式。

“我们需要了解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用户性质,乡镇、村委会和公司共同参与制定轮灌计划、水利设施摸排,公司负责灌溉运行管理、检修消缺,参与生产的人更多;除了泵站机泵、供水主干管,滴灌带、电磁阀等设备也将成为新的生产工具加入;日常运行中一些田间水利设施的问题由村委会反馈,公司应急抢修队负责处理,‘公司+乡镇+村委会’的运营模式初步形成。”田志成告诉记者,参与灌溉的物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度越来越高。

“劳动力解放了,土地主动权到老百姓手里了。”贺学峰掰下一根玉米掂了掂,高兴地说,“不愧是顿顿‘吃肉’的,这个棒子足足有6两,粗略估计,一亩地能打过2200斤,过去40年里从没有过。”

玉米“吃肉”?他笑着告诉记者,现在是水肥一体化,玉米8天左右一个轮灌期,水水见肥,可不就跟人顿顿吃肉一样嘛!

眼前,可容16.3万立方米水的塘坊蓄水池里,一汪碧泉波光粼粼,泵站前端分布着加肥设施,各种作物营养素通过搅拌与水融合、加压,顺着管道滋养作物根部。

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的灌溉方式让地和水的冲突开始迈向合作。田志成以2024年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河西镇高效节灌项目为例,算了一笔账:年可新增节水能力达到1552万立方米;节省化肥成本近645万元;新增耕地面积2600亩;增加粮食产量8000多吨,年增加收益2100万元以上。

--> 2024-09-01 本报记者 裴云云 实习生 程洋洋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2421.html 1 “土地的主动权到老百姓手里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