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牛家坊民俗文化村:

从“空壳村”到和美乡村的蜕变

本报记者 杨玉瑛

从“牛家坊村”到“牛家坊民俗文化村”,是什么让一个曾经的“空壳村”蜕变成了今日的热门旅游打卡地?

以前,牛家坊村由于产业发展没有方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6500元,村民大多外出打工,空心率一度达90%。2010年,该村借助吴忠市城市东南部改造建设的机遇,通过流转土地建起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农家乐、农业采摘观光园等。在外打工的村民逐渐回到“家门口”做生意,因地制宜发展餐饮服务、生态观光等特色产业,产业基础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空壳村”变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暑期是旅游高峰期,我们9个露营场地天天爆满,来自西安的游客品尝我们自制的玫瑰酱之后,纷纷购买当伴手礼。”玫瑰产业园负责人杨燕忙着收拾场地,迎接下一批游客。玫瑰产业园内以种植食用玫瑰“苗紫枝”为主,是全方位打造的集玫瑰种植研发、生产销售、观光旅游、休闲养生、花园露营烧烤于一体的农庄,百亩玫瑰花竞放,让游客可观、可赏、可参与。

距离玫瑰产业园不远,竞相绽放的荷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将“赏花+”经济作为解题之道,立足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延链条、拓空间。“通过举办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民俗文化节、厨艺大赛等系列活动,发展丫丫农庄、河畔人家等星级农家乐,完善轻钢民宿配套设施,让游客全方位体验不一样的吃、住、游、购、娱。2023年,牛家坊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63万元、2.5万元,吸引游客约130万人次,旅游业产值达1.1亿元。”利通区上桥镇党委书记吴建林说。

走进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农耕民俗文化博物馆,犁、纺车、簸箕、四齿叉……每件器物都与生产劳作、衣食住行密切关联,立体展示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将一代代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作的乡土故事展现给游客。

“这是播种用的农具,一个人在前边拉,后面有人扶把,种子就从中间这个漏斗种到地里。以前收麦子都是用镰刀割,一家老小齐上阵。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不一会儿就收完了。”在博物馆参观的老人马青云说,他在牛家坊村长大,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对传统农耕用具感情非常深厚。“博物馆陈列的这些老物件我都很熟悉。看到实物,就想起以前人拉犁耙、手摇纺车、挥镰割麦的场景。现在虽然搬到市区住,但还是忍不住过来看看,感觉很熟悉也很感动。时代确确实实在变化,我们的日子也一天一个样。”

马自风老人拉着孙女的手,跟着讲解员马心儿边听讲解边参观。“有两种物品被称作簸箕,一种是铲状器具,用来搬运稻谷等杂粮;另一种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是扬米去糠的器具。在农家,簸箕是家庭生活的必备之物,一张簸箕用得爱惜点可以用上好几辈人。”马自风希望让后辈了解传统耕作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一座农耕博物馆,走进铺满乡愁,走出感受文旅。只过一道门,便仿佛跨越百年历史文化,惊觉今昔之变。

--> 2024-09-06 本报记者 杨玉瑛 牛家坊民俗文化村: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3106.html 1 从“空壳村”到和美乡村的蜕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