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水波荡漾、芦苇摇曳、飞鸟翔集,一派醉人风光。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6.23万亩,核心区面积是13.12万亩,加上近6万亩的缓冲区,均为自然生态环境。另外7万余亩的实验区,涵盖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青铜峡108塔、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等。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南段的核心区是闻名遐迩的鸟岛。这里不仅有绵延起伏的丘陵和环流而过的黄河,也遍布着众多的滩涂、沼泽及沟渠,加之地处我国西北及全球东亚——澳大利亚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转站,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每年都会吸引大批水鸟来此栖息、繁衍。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中心湖约有3000亩,是鸟类繁衍生息的主要区域。”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科副科长林建虎说。
“每年4月和10月是候鸟北回和南迁时暂居库区的时间,会停留1个月左右,随后大部分继续迁徙,也有一些鸟会留下来。”林建虎说,每年5月到8月是青铜峡库区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选择繁衍的候鸟通常在4月到7月孵化小鸟,这时中心湖东侧的大多数芦苇丛会被鸟儿踩平做窝,啁啾的鸟鸣声此起彼伏。
站在中心湖边放眼四周,一蓬蓬的芦苇丛立于湖水间,大多顶上都有鸟窝,不时有鸟从头顶飞过,小路另一侧的滩涂上也遍布着一人多高的芦苇,蚊子比比皆是。
“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青铜峡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泥沙淤积而成,也是宁夏最大的黄河滩涂类型湿地。”林建虎说,这里以前是村庄,有很多鱼塘,成立自然保护区后,“绿盾”“绿卫”“退耕还湿”等一系列人类活动整治,给当地生物留出最大范围的自然活动空间。近年来,保护区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先后实施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项目,并种植树木10万余株,为鸟类和其他生物营造越来越好的生存环境。
经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加之保护区毗邻黄河,对岸就是牛首山,无人打扰的原生态模式,令此地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数据显示,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现有动物292种,其中,鸟类有21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达60余种。
沿着中心湖边的小路行至洪闸湖,鸟的数量明显多了。洪闸湖的一处区域因白鹭数量比较多,被保护区工作人员称为“白鹭园”。记者看见,在一处滩涂上,数十只幼年白鹭嬉戏,有的突然飞起盘旋几圈,有的四处觅食。林建虎说,成鸟一般是5月到6月孵化小鸟,7月带小鸟,8月,幼鸟基本全部出窝。在保护区出生的幼鸟10月成年后,有些会留下,但大多数会跟着候鸟向南迁徙。
这几天,林建虎和同事在保护区巡查时,发现了燕鸥的身影。
“燕鸥在候鸟里是打头阵的‘先锋’,一部分心急的已经飞来了,等到了9月底或10月初,候鸟大部队就来了。”林建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