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是我精神和现实意义上的故乡”
“宁夏对我很好,我离开后,仍把我视作宁夏作家,我很感动。宁夏是我永远的精神和现实意义上的故乡。”8月26日,作家陈继明受邀携长篇小说《敦煌》来宁夏举办文学讲座和阅读分享会时说。
陈继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七步镇》《平安批》《敦煌》等。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中国好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等。部分作品被译为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泰语、阿拉伯语等。
陈继明是从宁夏走出去的作家,11岁时从甘肃省到宁夏青铜峡读书,后考入宁夏大学,曾先后任教于泾源县第一中学和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北方民族大学,也曾是《朔方》杂志编辑和宁夏文联专业作家,后来调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任教。
这次回到宁夏,让陈继明始料未及的是,他的新作——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敦煌》受到了家乡人的欢迎和追捧,许多单位邀请他举办文学讲座和读书会。
“我们买了30余册《敦煌》投放到30多家书享智慧书吧中,刚投放两天就被读者借阅一空。”9月7日,宁夏书享智慧书吧负责人尉子钰告诉记者。
“《敦煌》是陈继明写得最好的长篇,一时可能得不到社会的普遍赞赏,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认识价值将永存。”87岁的宁夏作家马知遥读完《敦煌》托作家石舒清将这段话转给陈继明。
从8月26日至9月4日,陈继明先后在银川市新华书店、宁夏图书馆举办文学讲座和阅读分享会,同时又到宁夏大学、宁夏理工学院进行文学讲座。
其间,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青年文学编辑部主任,长篇小说《敦煌》责任编辑付如初也应邀来到银川,与陈继明以及宁夏作家郎伟、石舒清、金瓯、唐晴、薛青锋、阿尔、计虹、许艺以及宁夏评论家王岩森、许峰、王琳琳、于凤艳、张富宝、牛学智、王佐红、王嘉俐等,围绕《敦煌》一书及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展开深入对话。
“与普遍的敦煌知识普及和历史普及相比,《敦煌》进行的是文化普及和情感普及。若你熟悉敦煌,《敦煌》能让你每有会意;若你不熟悉敦煌,《敦煌》能让你获得想象的翅膀。”付如初说。
“人,是文学的重心。敦煌是镜子,千佛洞是镜子。在镜子面前生活的每个人,同时是自己的‘终极关怀者’。我希望,通过《敦煌》,每个读者也成为自己的观众,看书中的人物等于看自己。”陈继明和读者分享创作体会时说。
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郎伟认为,《敦煌》是一部思想艺术品格堪称阔大的长篇小说。小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盛唐气象与当代故事的交错中,对久远的历史、宫廷的争斗、民族的融合、普通人的命运和人的自我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审视,尤其是对中华民族古代历史的书写,对民族融合过程的描述,对作为农耕民族的中华民族和平性格和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细致描绘,既是他的深邃的历史感的体现,也是作家经历人生心灵磨砺之后的自然心情表达。
《敦煌》:游子献给家乡的心意和礼物
20世纪90年代,陈继明、石舒清、金瓯以令人瞩目的文学成绩被文坛称为“三棵树”卓然西部。
8月31日,在由宁夏作家协会、宁夏文艺评论家协会、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银川市新华书店承办的“大家谈”文学公益系列“陈继明《敦煌》新历史书写与古典浪漫主义”活动中,“三棵树”时隔多年,再次聚首。
石舒清告诉记者,陈继明到南方这近20年,显现出持久强劲的创作势头,这非常不容易,《敦煌》是陈继明的回归式写作,在写了许多关于他乡的文字后,他终于写了一部关于老家的厚重之作,而且写到了历史的深处,写到了家乡的根部,不只是一种选材上的回归,更是一种感情回归。从这个角度说,《敦煌》在陈继明的创作里有着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它是游子献给家乡的一份心意和礼物。
石舒清希望陈继明成为一个参照,对宁夏文学起到一个比较和鞭策的作用。
“每个人只要真诚用心,也都能构建自己心中的敦煌。”青年评论家、文学博士许峰认为,《敦煌》借助御用画师祁希的视角,逐渐进入到了“敦煌”内部的细微之处,让祁希寻找神性的过程充满了温度,也使他在伟大的敦煌面前感受到了自我的渺小。
读《敦煌》是一场心灵的文化之旅
在宁夏大学文学院人文大讲堂,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寂静与芬芳——陈继明创作分享会”上,陈继明结束讲座后,现场讨论热烈。
“80后”青年作家许艺认为,《敦煌》为书中各色人物一一破“执”,也为读者诸君谦卑布施:小说之道在虚实之间,“艺术真实”将虚实之别一并抹去,只致力于呈现千古不绝的人间道场,你我他,恍惚俱在其中。
银川文学院院长、《黄河文学》副主编计虹谈到读《敦煌》的感受,犹如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之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立体,他们的故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内核,怀揣着各自的梦想、欲望与挣扎,在历史的洪流中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位置。
“陈继明笔下的敦煌亦如敦煌的奇妙。作家从独特的个体进入历史,巧妙地将文化和血液传承的观念汇入文字,深入敦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成为敦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学著作。”评论家、宁夏大学教授王琳琳说。
评论家、宁夏大学教授张富宝认为,从《一人一个天堂》《堕落诗》《七步镇》《平安批》到《敦煌》,陈继明的长篇小说创作已经完成蝶变,显现出更为磅礴、宽阔、自由、成熟的面相。《敦煌》以诗意深情的笔致,以精微独到的个性化视角,深入到大敦煌的历史岁月之中,在历史与现实、个人与时代的镜鉴与穿越中展现出作家瑰丽的想象与深沉的哲思。
“《敦煌》将主线故事的时空背景放置在了唐贞观年间的敦煌,既书写了敦煌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原创、自在与永恒的风格,也使‘敦煌’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包容、多元与盛大,使敦煌不仅仅是属于历史中国的文化记忆,更是属于现代中国的文化属性。”评论家、宁夏大学副教授于凤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