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19年郑州、2021年济南、2024年兰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黄河上中下游,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三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能源粮食安全基础不断巩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正在神州大地奏响。
青海
中华水塔 日益坚固丰沛
青海日报记者 何 敏
大美青海,群山郁郁葱葱,江河清丽澄澈,处处绿潮奔涌。
绵延万里、泽被华夏子孙的黄河在此发源。
从海拔4000多米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中犹如小溪一般的涓涓细流,到水波浩淼、水色翠碧的“天下黄河贵德清”的旖旎风光,再到山峦巍峨、峡谷险峻的禹王峡,也就是黄河流经青海省的最后一道峡口,黄河一路汇聚溪流湖泊,奔腾不息。
在青海境内,黄河总长1694公里、占河流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省境水量264.3亿立方米、占全流域径流量的近50%。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青海省扛牢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从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重点工作等方面全面发力、系统施治,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有黄河源头姊妹湖——鄂陵湖和扎陵湖。当地牧民索索说:“原来这里湖水干涸、牧草干枯。现在变化很大,草绿了、水清了,野生动物也多起来了!”
青海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作为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关键抓手,高质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推动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积极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100%。高原旗舰物种雪豹达1200只左右,藏羚羊由原来的不足2万只增加到7万多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黄河源头徐徐展开。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光伏产业园区,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台台白色风机叶片迎风旋转。
在母亲河的滋养下,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果品种植面积达5200余公顷,成为青海高原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青海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成全国最大有机畜产品、有机枸杞、冷水鱼生产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新能源装机占比、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三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高原蓝宝石”青海湖……“山宗水源、大美青海”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四川
云端天堂 涵养黄河水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 蒙
秋日的高原,牧草初现金黄。黄河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草原上蜿蜒流淌,勾勒出九曲黄河第一弯的壮丽景象。
作为黄河流经四川省境内的重要区域,阿坝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四川省黄河流域面积的90.9%位于这里。
而黄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丰水期26%的水量同样来自这里,其以黄河流域总面积2.4%的占比,为母亲河提供了不竭的补给。
“过去,具有重要水源涵养功能的若尔盖草原存在生态保护红线被侵占、湿地萎缩等问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四川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管护,让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一组数据直观展现出生态保护所带来的变化:黄河在这一带的含沙量,已从10年前的每立方米1.4千克减少到每立方米0.3千克;阿坝州在黄河流域的水利湿地修复达8.28公顷,新增林地15.35公顷。
四川省因地制宜实施保护举措,采用“碎石冲击桩+格宾石笼+复植草皮+生态溢流”的方式,修复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启动生态护岸建设,减少岸坡冲刷和水土流失,缓解草场退化……一个个环保项目的落地实施,加速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进程。
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若尔盖县,全省唯一的黄河护河队组建成立,妇女们也单独成立了一支巾帼志愿巡河队;辖曼镇把每月的14日定为“辖曼镇黄河日”,干部群众齐上阵,捡垃圾、护草原。
从专项环保项目到环境保护小队,在统筹协调下,四川省以黄河流域治理带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让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态环境保护从来不仅仅是保护,如何统筹保护与发展,是四川省面临的现实考验。为此,四川省通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提升黄河流域草原禁牧补助标准,补助奖励资金连续5年增加,稳定提高农牧民的政策性收入。
如今,在广阔的若尔盖草原上,红色游、自驾游、避暑游、音乐季、赛马节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更多游客关注,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下,相关产业也迎来快速发展。
甘肃
黄河之滨 美丽可感可触
甘肃日报记者 文 洁
在兰州,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璀璨的灯光倒映在黄河上,水面流光溢彩。游轮载着南来北往的游客穿梭于黄河之上,给城市增添了一抹流动的色彩;在甘南,每年3月中下旬起,成群结队的黑颈鹤从千里之外的云南飞赴尕海湿地,在这里安心筑巢产卵……
这是甘肃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滔滔黄河,蜿蜒奔涌,在甘肃“两进两出”,流经全省900多公里,滋养着壮丽的陇原大地。
近年来,甘肃坚决扛起黄河国家战略首倡之地的政治责任,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为做好上游担当,甘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及黄河国家规划,率先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构建“1+N+X”政策规划体系,搭建起实施黄河战略的“四梁八柱”。扎实推进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协同推进工业、生活、农业和尾矿库“3+1”污染综合治理。
同时,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建设,全省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分别达98.37%、98.4%和97%以上,沿黄34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设完成。持续推进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省黄河流域5607个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5166个,整治完成率92.13%。
甘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黄河蓄水池”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保水固沙能力显著增强;深入落实“四水四定”,水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年底,黄河流域41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68%,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擦亮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甘肃名片。
“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甘肃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中书写美丽甘肃新篇章,以实际行动守护黄河安澜,奏响黄河合唱,让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宁夏
塞上江南 水“利”沃野粮丰
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实习生 程洋洋
在宁夏,沉寂与繁盛、窘困和富庶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水”字:近90%的水资源来自黄河,造就“塞上江南旧有名”的盛景,但干旱半干旱地带占据了75%的区域面积,平均降水量仅为289毫米,可水面蒸发量却高达1250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水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谆谆嘱托重如千钧,殷殷期望催人奋进。这几年,宁夏全面一体落实两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精神,以黄河保护治理为核心,以“四水四定”为统领,从严管水、深度节水、科学配水,努力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贡献宁夏力量。
2023年3月,全国两会。“支持宁夏开展‘四水四定’先行先试”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标志着宁夏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省份,率先启动“四水四定”试点工作。试点一年多来,宁夏明确“1369”思路和40项评价指标、80项重点任务、100项重大水利工程,推动“四水四定”实现重大突破。
全国第一个出台“四水四定”实施方案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制定省级节水评价技术导则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建成灌区测控一体化闸门检测基地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建成废水近零排放工业园区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实现跨省域水权交易的省份、全国第一个与黄河流域上下游省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省份、全国第一个制定专项立法保护灌溉工程遗产的省份、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第一个“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全国水预算管理唯一省域试点、完成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第一单……
这些“第一”,见证了宁夏敢担善谋的魄力、锐意改革的勇气、真抓实干的作风。
内蒙古
茫茫大漠 沙化草原复绿
内蒙古日报记者 霍晓庆
秋雨一场连着一场,沿着阴山脚下往西补隆林场深处走去,一路所见已与去年大不相同。
去年此时,由沙柳、稻草、蒲帘、聚乙烯网纱等10多种材料做成的各式沙障铺展绵延在沙地上。而现在,沙障几乎被蔓延的绿色所覆盖,樟子松、梭梭、杨柴吸收着雨水,在秋天里奋力生长,释放绿意。
西补隆林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北靠阴山,南临黄河。作为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重要战场,该林场内11万亩沙漠已消灭了90%以上,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阻止乌兰布和沙漠东进,守卫黄河和河套平原。
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在阴山之南形成巨大的“几字弯”,区域内分布着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毛乌素等沙漠沙地,是影响京津和我国东部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沙源区和路径区,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之一。
多年来,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探索出磴口模式、库布其模式等一批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模式。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亲自部署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有两个半在内蒙古,内蒙古一场以解决沙患、水患、盐渍化、农田防护林质量提升、草原超载过牧、河湖湿地保护六大生态问题的防沙治沙战役在沿黄7盟市迅速打响。
鄂尔多斯,正在库布齐沙漠北缘、黄河以南,打造一条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光伏长城”,通过板上发电、板下修复立体化生态修复的模式,与库布齐北缘锁边林带交相辉映,共同保护母亲河。巴彦淖尔,推动有机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林果业及“光伏+生态治理”等产业快速发展,在“沙海”变“绿洲”中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随着攻坚战的深入推进,区域联防联治、“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等模式不断被探索和推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正在成为一场全民防沙治沙战役。
陕西
黄土高原 厚植绿色底色
陕西日报记者 刘 印
9月12日,在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的辛店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一座座淤地坝拦沙淤地,一道道梯田高低错落,葱茏的绿意从眼前延伸到远方。
“这里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但经过多年科学治理,现在向黄河输送泥沙量大大减少,还成了绥德山清水秀的‘后花园’。”黄河水土保持绥德治理监督局生态工程建设科科长高健健说。
近年来,陕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高健健告诉记者,为了根治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问题,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在无定河左岸选取了辛店沟、王茂沟等5条小流域进行试点,取得了130多项科研成果,探索出“从峁顶到沟底,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三道防线”治理模式。
“依托‘三道防线’,辛店沟流域治理面积达到80%,园区现有乔灌树种100多种、草种30多种,林草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清水长流。”高健健说。
黄土高原迎来的不仅是生态巨变。
9月9日,延安市宝塔区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碳汇项目碳汇减排量转让交易公告,在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发布,以543万元的交易金额转让15.1万吨水土保持碳汇减排量。
这是全国第三单、黄河流域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
“实现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和价值转化是走向绿色发展路径的迫切需求。”延安市水上保持监测分站站长邱秦豫说,“这意味着,黄土高原已由‘碳源’转变为‘碳汇’。”
“我们不仅要含‘绿’量,更要含‘金’量。”邱秦豫说。多年来,延安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植被修复上重点发力,让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陕西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达36.8%、植被覆盖度达60.7%、植被固碳量上升至477.5克/平方米,淤地坝达到3.4万座、占全国的58%,年均入黄泥沙量减至2.7亿吨左右。
山西
汾水河畔 迎来绿色之变
山西日报记者 范 珍
金秋时节,在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翻山越岭的汾河从此处汇入黄河。在无人机的镜头中,鸟瞰河水交汇处,青黄分明,汾河如玉,黄河似带,滩地如绿毯铺展,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田丰收在望。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到山西考察调研,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要指示,为山西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保护好汾河母亲河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总书记嘱托,山西省从《汾河流域生态修复规划(2015—2030年)》到《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总体方案》,再到《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流域综合治理,补齐防灾基础设施短板,汾河流域治理步入了新阶段。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是守护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更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山西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突出抓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实施、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山西贡献。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山西的殷切期盼。山西省委、省政府把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作为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来谋划实施,坚决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3年6月,总投资逾千亿元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目前,285个子工程已开工252个,完工115个。2023年,山西黄河流域参与评价的59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占90%,为历史最好水平。
河南
中原大地 协奏和谐乐章
河南日报记者 谭 勇
中秋假期,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宜人,临河广场观景台上,打卡拍照的游人络绎不绝。2019年9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这里眺望黄河。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5年来,河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守护母亲河、聚焦生态河、打造数字河、唱响文明河、建设幸福河上持续发力,协同推进大治理。
据最新的统计公报,今年上半年,河南GDP再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在沿黄九省区中仅次于山东,位居全国第五,为河南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注解。
2019年以来,河南实施黄河受水区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面上项目285个,下达投资110亿元。同时“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开展智慧预警和精准调度,统筹推进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高效处置各类风险。
河南大力推进黄河干支流水环境保护治理,深化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目前,河南黄河流域655个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全部整改到位,黄河河南段94%的国考断面水质在III类以上,出豫入鲁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
产业含绿量更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河南在流域内率先完成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85家、绿色工业园区13个,2023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9年下降23.5%、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40.8%。
行走在黄河河南段,步步皆景。河南通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绿化造林46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8.11%。随着环境的改善,河南成了全国重要的大天鹅越冬地,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等珍稀物种在这里繁衍栖息。
在做好黄河保护的同时,河南高水平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人们在河南可尽览黄河之美、感悟文化厚重。
山东
黄河入海 湿地飞鸟翔集
大众日报记者 李 明
初秋时节,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随处可见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或立于水中,或驻守巢上,或低空翱翔,与湿地相映成趣。
这里是“鸟类的国际机场”。就在不久前,在印度召开的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保护区内的鸟类由最初的187种增加到373种。
要成为鸟类的天堂,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黄河三角洲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形成“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
“我们改建了6座引黄闸,实现了从依靠黄河大流量补水到全天候补水的转变提升。”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高级工程师赵亚杰说,近3年来,保护区生态补水突破5.3亿立方米,保持了湿地良好生境,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
“我们按照‘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三种针对不同类型湿地的修复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介绍,保护区加快构建水系循环系统、微型生态系统和生物演替系统,大力修复淡水湿地、盐沼湿地和海岸带湿地。目前,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已超过30万亩。
湿地保护,离不开科技的加持。走进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鸟类物种、鸟类种群变化、新发现鸟类等信息,以及保护区内的实时监控画面。保护区综合运用互联网、无人机、大数据等先进手段,打造AI图像识别点位20处,并在全国首创了东方白鹳繁殖行为识别技术。
“利用‘互联网+全球定位’系统,跟踪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128只,获取有效信息15360条,掌握了这些关键物种的分布特点和迁徙动态,为科学保护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数据支持。”赵亚杰介绍,保护区加快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体系,提高了智慧化保护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