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风雨兼程,春华秋实。
巍巍贺兰、红色六盘、黄河两岸……处处见证着美丽新宁夏发展的非凡历程,也见证着中国银行扎根塞上45年的金融报国为民初心。
勇当“中”流砥柱,笃定“行”远自迩。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宁夏发展大局,把“五篇大文章”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新赛道”、高质量发展的“主航道”,坚决扛起建设金融强国、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担当。
党建引领 提升中心工作新活力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12项行动方案,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干家、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排头兵、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做优做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的践行者。以加强政治建设为统领,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史学习教育等形式强化理论学习,高质量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培训班,开展“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走好新时代金融为民长征路”“升国旗、迎七一”“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等主题活动,多措并举筑牢思想之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五要五不”。举办青年宣讲团、宣讲员选拔赛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我来谈”活动,宣传报道文化建设的典型事迹,形成舆论宣传正能量。组织青年文化行系列活动,前往六盘山、将台堡、长城花园社区、金花园社区、闽宁镇等参观见学,带领青年与陕西、新疆、湖南等地分行交流学习,与宁夏地区金融同业开展联学共建、青年联谊。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浸润”活动,号召和引领新时代中行青年积极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蓄力赋能 绘就科技金融新蓝图
走进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工厂,到处呈现着一片繁忙有序、充满活力的创新景象,一个个机械臂有力摆动着,一台台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走下生产线。
作为西北第一家可以独立开发和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科创企业,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百余项核心技术,产品远销欧美日韩等科技发达地区。在生产旺季得知该企业有资金需求后,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积极介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创新引入知识产权担保,替换了传统的抵押模式。通过“融资+融智”,助力企业将“知本”变“资本”,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缺少不动产担保而面临的融资难题。
“像我们这种科技企业,可以抵押的固定资产贷款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中国银行推出的知识产权担保贷款解决了我们的难题,短短几天资金就到账了,额度也比预想的多。”企业负责人说。
为更好地扶持科技创新,找准企业科技创新需求点靶向发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已连续5年冠名支持“宁夏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该行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创新推出“宁科贷”“专精特新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12户小巨人企业、125户高新技术企业、108户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科技金融贷款市场份额达23.95%。
向新而行 谱写绿色金融新篇章
宁夏太阳能、风能资源富集,年日照时数超过2800小时,加之贺兰山脉等3个大风带,非常适合光伏和风力发电。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牢牢把握宁夏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独特优势,积极支持绿色生态宝地建设,打造了绿色金融服务品牌。
国能灵绍直流配套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之一,也是宁夏践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点工程。
由于项目建设周期短且任务紧急,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在得到项目信息后,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仅用10余天就完成了项目上报及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资金超17亿元,解决了企业迫在眉睫的用款需求。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34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1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80万吨。
2024年6月,项目一期100万千瓦成功并网发电,茫茫沙漠中的“光伏蓝海”熠熠生辉。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充分利用宁夏灵武煤矿沉陷区土地资源,实现了矿区“光伏+生态”综合治理。在中国银行金融之笔的描绘下,项目“效果图”正加速向“实景图”转变。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已超过150亿元,支持的光伏、风电、新型储能项目超40个,持续以金融“活水”浇灌“塞上江南”,以点带面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持续发出中行声音。
深耕普惠 描绘金融为民新画卷
普惠金融,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发展大局。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紧跟国家政策部署和总行战略要求,根据产业规律及行业特色,制定“一户一策”的差异化普惠服务方案。截至目前,普惠贷款余额71.94亿元,较年初新增近20亿元。同时持续推进减费让利,普惠贷款发放利率较年初下降21BP,切实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天下黄河富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万亩,深加工产品涵盖10大类100余种。近年来,枸杞交易市场活跃度高,产业链不断延伸。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针对“春耕、夏忙、秋收、冬藏”农业时令特点,从枸杞种植农户、商贩、小微贸易个体再到枸杞加工企业,针对枸杞交易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流动快、无有效抵押资产等实际情况,推出“枸杞贷”产品。自2004年6月以来,已发放授信资金1.5亿元。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让金融服务深入“三农”沃野,积极拓展支农发展新路径。截至7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近142亿元。积极联动自治区人社厅,依托“惠如愿·千岗万家”普惠金融行动计划,推出“宁岗贷”特色产品,以“就业+金融”创新性模式解决稳就业问题。2024年以来,通过“宁岗贷”产品,累计为212家企业投放近9.81亿元贷款资金,惠及小微企业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811个。
养老适老 探索老有所养新路径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养老金融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助力金融强国建设、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始终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助力“养老”变“享老”。
在“乐享塞上·颐养宁夏”2024宁夏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中行展位吸引了很多老年人拍照打卡,在中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手机银行养老专区服务。为有效帮助银发客群跨越“数字鸿沟”,中国银行线上推出适老App功能,让老龄用户获得大字体、宽行距、有声读等舒适便捷体验。在线下,该行积极推动网点适老化改造,打造4家养老特色标杆网点,配置了老花镜、轮椅、便民箱等适老服务配套设施,增强适老服务的人文关怀。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全力支持银发经济和养老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广泛开展“走出去”金融消保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全力以赴提升个人养老金制度覆盖的深度和广度。截至6月末,养老金托管资金规模达29亿元,银发客户数突破40万人,赋能养老产业升级,养老金融贷款余额为2.15亿元。
以数为擎 激发金融服务新动能
发展数字金融,一方面可以拓宽金融触达渠道、提升服务质效、改善风险控制;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数字化产品供给和生态化链接能力,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
从打造极致C端场景生态、搭建产业融合的B端场景生态、赢得金融场景用户认知三个维度开始,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又自主研发“智慧食堂”场景产品,解决了企业采购、用餐、人员管理等问题,用户通过操作便捷、安全可靠的刷脸支付,即可完成“身份识别+支付结算”,后台管理系统也让企业食堂的统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省心。“只需‘刷脸’即可快速完成支付,缩短了我们用餐排队结账的时间,体验非常好!”一名使用中行“智慧食堂”的员工高兴地说。截至目前,该产品已累计服务用户近2.5万人。
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加快推进技术架构转型,通过特色应用系统信创改造、CSP小机下移上云等项目,实现系统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通过打造生态场景,助力“互联网+政府+金融”智慧型政府建设,共搭建农村政务、教育、医疗、住建等多个“数字+金融”场景平台,助力6个县、18个乡镇、153个行政村实现“三务公开”阳光化,助力3家区级、4家市县级医院构建创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依托智能柜台、手机银行、企业网银等,不断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体验感、便捷性。截至6月末,手机银行月均活跃客户突破33万户,数字化手段触达客户179.24万户。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银行宁夏区分行将持续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举措,奋力书写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宁夏篇章,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