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历经时代变迁,旧貌换了新颜。
一条条老街巷,在时光的浸润下,安然不语却故事满满。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宁夏各地各族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进街巷,通过一位位讲述者的故事,倾听“老巷新语”,通过一个个关键词的捕捉,一起来感受新时代的中国脉动。
走访街巷:银川市兴庆区铁北巷
讲述人:丁沛照
关键词:融合
家门口的巷子咋一下子就火了?75岁的丁沛照想不明白,可这位老人却能从旁人的语气中品出新味道。
过去有人问:“叔叔,您住哪儿?”
听说是上海新村,对方态度通常由浓转淡:“哦,那儿啊。”
而现在,“呦,您住那儿啊!是不是铁北巷北边那个小区?”
曾经脏乱差的铁北巷被“爆改”之后意外“翻红”,很多年轻人慕名来打卡。顺着小巷由南向北,透过墙上的老照片,时光穿越进两侧低矮的平房——那里,小工厂错落排列,太阳西落,还没来得及换下工服的女青年急匆匆跨上“二八大杠”自行车,赶回家煮饭;天尚未黑透,放了学的孩子们迟迟不愿回家写作业,男孩子滚着铁环奔跑在小巷,用千层底的布鞋踏出一串儿灰脚印,女孩子则围成一个圈抛着羊拐,她们靠手速比拼输赢,涂了色的羊拐在空中划出短暂的垂线……
照片里的故事,是丁沛照忘不掉的往事。 铁北巷一路向北,在上海新村告一段落。这个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老旧小区,并没有因为时代的车轮快速向前被人遗忘,反因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时常让人提及。
从1958年到1960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支宁人风尘仆仆一路向西。上海人、江苏人、山东人、天津人……从跳下火车的那一刻起,都成了宁夏人。
五湖四海的“宁夏人”聚在宁夏,再散落各市,他们为宁夏各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打牢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其中,有一个上海人集中的支宁企业将上百名职工及其家属安置在上海新村原址处,“阿拉上海宁”是聚在这里的“支宁一代”改不掉的乡音。
丁沛照10岁时随父母支宁,为了能在学习和生活中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他把乡音记在心里,张口已是地地道道的宁夏话。
转眼60余载,和丁沛照一样的“支宁二代”已将他乡作故乡,“客音”早已是乡音。在他家的餐桌上,既有记忆库里的梅干肉,也有离不开的羊肉面。
近几年,“爆改”的风吹进铁北巷,也把上海新村吹拂一新。“30多岁”的小区不见老态,经过改造,红墙绿树欣欣向“新”。
丁沛照欣喜着新村的改变,偶尔回乡,也会向老家的亲友们夸赞宁夏。他说:“虽然我没有问过父母为什么来宁,但他们的想法应该和我一样,中国本就是一个大家庭,走到哪里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