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芙蓉街里“芙蓉花”

——老巷新语系列⑤

本报记者 秦 磊 杨 超

走访街巷:盐池县芙蓉街

讲述人:哈爱花

关键词:孝亲

说她老,可她白墙灰瓦,“衣着”簇新;说她新,她以将近90岁的高龄伫立城墙一隅,看红旗漫展、民声欢腾,看全县一心,踔厉向前。

1936年6月21日,盐池县城解放,建立起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在那个载入史册的胜利时刻,她——芙蓉街,被欢呼的人群装扮一新,喜气盈盈步入新生。

此后,芙蓉街既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她将盐池县的旧貌新颜,将盐池县群众乐观积极、努力生活的动人画面,一幅一幅,记录下来。

与芙蓉街相伴的万家灯火中,有这么一盏灯引人注目——一家六口,四代同堂,和乐融融,他们把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渗入日常点滴。

哈爱花一家住在芙蓉街尾。1989年,哈爱花与丈夫结婚,夫妻恩爱,婆慈媳敬,家和事兴。

怎料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丈夫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压在哈爱花肩头。那一年,儿子20岁,女儿还在上高中,为给丈夫治病,家里欠债十多万元。拖着这样的家往前奔,哈爱花举步维艰。

丈夫在家排行老四,自从哈爱花嫁进来,就没和婆婆聂玉兰分开过。聂玉兰虽然育有10个子女,可跟四媳妇哈爱花在一起,比和女儿住还自在。

丈夫的早逝,打破了家里的平衡。带着两个孩子,欠了一身外债,这些困难咬咬牙都能克服,最让哈爱花难以抉择的,是婆婆的“去留”问题。

一起生活了20年,婆婆为这个家吃过苦、出过力,如今,哈爱花担心的,不是婆婆将成为自己的负担,而是失去了“顶梁柱”的这个家,会让本该享受儿孙之福的老人跟着受屈。

看到哈爱花生活遇困,丈夫的姊妹纷纷伸出援手,轮番上门来给老母亲做工作,请她去为自己的小家“添福添寿”。

一生精明的老人咋能不明白儿女的用意?可住惯了的老屋、用惯了的老物件,对于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咋能说抛就抛?

既然婆婆铁了心要留,哈爱花就铁了心把一家老小往前“拽”。她遍寻市场,发现奶皮子制作工艺简单也受人欢迎,遂与儿子一起,一人制作,一人售卖。

就这样,哈爱花抱着纸箱,走遍了盐池县、陕西定边县的大街小巷。十多年来,她靠卖奶皮子还清了外债,并帮儿子成了家。

良善之家总会引来善良的人。儿子成家后,儿媳主动将哈爱花和聂玉兰接来同住。一晃又是10年,如今,90岁的聂玉兰身体康健,哈爱花的两个小孙子遇到什么好吃的都会先让老太太尝一尝。

孩子的言行里透着大人的影子,小家的点滴事聚成了“大家”的故事。

与聂玉兰近乎同寿的芙蓉街里,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与哈爱花一样的“芙蓉花”,在这条街上处处绽放。

--> 2024-10-06 本报记者 秦 磊 杨 超 ——老巷新语系列⑤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5533.html 1 芙蓉街里“芙蓉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