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三下三帮”绘就乡村产业“兴”画卷

本报记者 陈 瑶

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二次转型困难重重,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动力在哪里?进城上楼移民无土地资源、就业面窄、增收渠道少,如何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种植业、旅游业、休闲农业,乡村产业发展应该“多点开花”还是走精走深?

这些问题关系着万千农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区直机关“三下三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亟需解决的难题。

“乡村振兴和群众幸福,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牵挂。区直机关‘三下三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开展以来,各部门(单位)就是在不断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中,深入推进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真心实意帮发展、帮解难、帮共建。”区直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如何以“红色引擎”激发乡村产业动能?

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向科学要答案——

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台村移民搬迁初期,受制于土地贫瘠、灌溉用水不足等因素,先后尝试过小麦、马铃薯、玉米等特色种植,均收效不佳。当地集中连片种植的紫花苜蓿,受生长期影响,目前苜蓿根部开始老化、萎缩,产量逐年递减。

“到底种点啥才能绿山头、富百姓?”带着疑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新台村工作队多次协调农业、科技等单位专家实地考察,针对土壤性质、种植事项等问题深入研究,为新台村“量身定制”了方案——由村集体开垦荒地种植甘草,见到效益后再引导本村农户有序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农业合作社种植甘草1万余亩,群众务工收入100余万元,让“苦”药材种出“甜”日子。

敢想敢干、善作善为,向实践要方法——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驻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光明村工作队确定“科技引领、绿色发展、产业融合、要素聚集”的发展思路,采取“企业+支部+农户”的方式,统筹落实1450万元项目资金,推动一座座现代化设施温棚结出“金果果”。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驻泾源县香水镇泾河社区工作队与社区“两委”干部遍访香水镇,确定实施“跨村联农、以工助农”特色产业示范项目,通过“飞地经济”实现跨村联农、多元发展、移民致富提升。自治区农业农村厅驻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镇康乐村工作队以“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的理念协助自治区农业勘查设计院编制了康乐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对全村产业发展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确定肉牛养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目前康乐村肉牛产业规模基本形成。

“牧光互补”助力集体经济提档升级、金融“活水”滋润绿色农业发展、电商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乡村有产业,发展才有路子。立足各地产业发展条件,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以“探路者”的姿态、“挑大梁”的自觉,在“三下三帮”特色产业帮扶上作出示范,助力乡村稳步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之路。

--> 2024-10-18 本报记者 陈 瑶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36818.html 1 “三下三帮”绘就乡村产业“兴”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