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裴云云 实习生 程洋洋)银川多年平均降雨量徘徊在200毫米左右,不足全国平均降水量的40%,水资源极其珍贵。面对自然的挑战,银川市拓宽再生水资源的利用空间,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曾经被视为废弃物的污水在水资源“水界”中“有位有为”。10月18日,记者从银川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银川再生水综合利用率提升至50.47%,替代新鲜水补充到城市工业、杂用、生态补水中。
近年来,银川市围绕“四水四定”建设要求,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通过公开招标,银川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再生水利用特许经营权,并成立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推进再生水在工业、绿化、生态补水及市政杂用等多方面的利用。此举旨在缓解银川市水资源紧缺矛盾,降低对外部黄河水和地下水的依赖,推动用水结构优化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提高再生水利用率,银川市在输水畅通和利用场景丰富两方面下功夫。银川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筹2.87亿元建设5个再生水项目,健全完善再生水输配管网,扩大再生水利用覆盖范围,进一步增强硬件基础。“银川市第一再生水厂再生水利用管网(一期)工程预计于10月底完成建设并实现通水,新建的贺兰山路、丽景街、正源街、北京路部分再生水管网及实施的21处再生水既有管网断点、堵点将全部连通成网,兴庆片区再生水管网覆盖的绿化面积增至约659.77公顷。”银川市再生水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霞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既有管网从2021年底能通水的96公里拓至今年的约130公里,绿化覆盖面积持续扩大。同时,通过持续优化泵房设施设备,将再生水泵房设计规模从2022年的每天30.5万立方米提升至今年的每天36.5万立方米,实际具备供水能力从2022年的每天8万立方米提升至今年的每天18万立方米,再生水管网“四横四纵”供水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银川市再生水利用领域和场景日益丰富。重点工业用水大户已实现再生水用水全覆盖,河湖湿地也使用再生水进行补水。城市绿化杂用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可供绿化用水面积从529.37公顷增至809.7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