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走进永宁县杨和镇纳家户村5组的一个小院,一块醒目的牌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映入眼帘,这里是永宁县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二毛皮鞣制技艺传承人丁跃成的工坊。院内,丁跃成和女婿马学勇正在翻看鞣制出来进行晾晒的二毛皮,冬日的阳光洒在两人的身上,映射出暖暖的余晖。
今年71岁的丁跃成制作二毛皮已50年。过去,纳家户村是银川市远近闻名的加工制作二毛皮的集散地。“祖传的手艺。”丁跃成自豪地说。20世纪70年代初,丁跃成从事二毛皮鞣制加工业,一干几十年,从未间断,对二毛皮加工工艺烂熟于心。“先把买来的皮子简单分类,然后开始打灰、抓毛、浸水、漂洗、去肉、再漂洗、脱水、鞣制、晾晒、干铲去肉、定型,十几道工序下来,大约20天,一张张原料皮子就变成了洁白、柔软、干净、无异味的二毛皮了。”丁跃成说。
50多年来,不识字的丁跃成坚持不懈钻研改良精进二毛皮制作工艺。“以前用最原始的方法熟皮,用黄米面发酵后,再用芒硝、青盐二次鞣制,做出来的皮货异味大,易受潮起霉。”丁跃成介绍,他经过反复试验,将熟皮环节的配料改为黄米植物酶,熟出的皮板更加柔软,也无膻腥味。不仅如此,他还自主研发制作了专业机器,用于二毛皮精细化打磨,使二毛皮服饰产品色泽更加雪白。同时,将原来制作二毛皮的铲皮刀由平刀改进为八字刀,有效提高了铲皮的工作效率。
二毛皮时兴时,丁跃成用滩羊皮、绵羊皮做原材料,做过卡衣、大襟衣服等。随着消费者审美的变化,为迎合市场需求,丁跃成不断调整和丰富产品品种,加工出床罩、褥子、披肩、马甲、汽车抱枕、坐垫、皮裤等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皮毛文创旅游产品,生意红火时一年出几千张皮货。当下,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皮毛产品需求降低,丁跃成和马学勇专门从事皮张加工,每年通过河北、浙江的专业公司,将4万张浸润着传统手艺的二毛皮销售至意大利、德国等国家。
精良的制作工艺使得丁跃成工坊的二毛皮服饰得到消费者青睐,并在市场上闯出名堂,有了一定影响力。2013年,丁跃成被评定为自治区级二毛皮鞣制加工技艺非遗传承人,2018年一跃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对荣誉,丁跃成并没有止步不前。由于二毛皮没有固定的标准化制作教程,制作工艺实践性极强,丁跃成一边培养马学勇传承手艺,一边走出工坊开展非遗展示、传习讲授等各类活动,还多次接待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学生到工坊参观学习交流,加大二毛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提高保护传承水平。
多年来,丁跃成坚持做好二毛皮生产工作,以小工艺生产助推大的生产链,累计提供就业岗位近千个,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贡献力量。
马学勇对传承二毛皮技艺非遗项目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清晰的规划。他认为,非遗项目和产品不应成为“压箱底”的货品,要不断守正创新。马学勇计划成立二毛皮技艺传承体验中心,通过复刻老工艺场景,作为旅游项目让普通人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