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雪山寻踪,又是新的开始

本报记者 秦 磊

几天前,一场雪落,又忆起年初那次踏访。

那是一次艰难的跋涉:积雪深厚,山路湿滑,冷风刺骨,前路遥遥不知处。

冥冥中却暗含了一次偶遇:在海拔2300多米它的“住所”求而不得,竟在返程途中意外相会。它们在不经意间展示着大自然赋予的美:体态端庄、羽色华丽、神情怡然。它们款款走来,高昂头颅,举步停顿间,让我们窥得其头颈至身、至尾那条难以复刻的优美弧线。

作为宁夏“区鸟”,它有傲娇的资本;作为贺兰山的精灵,它有拒绝访客的权利。

可它却偏偏不忍看我们雪天寻踪、失望而归,故在不近不远的距离,给了我们一次难忘的惊喜。

早就知晓蓝马鸡与宁夏、与贺兰山的渊源,只是从来不得亲见。认识它、观察它,在书本里、在电视里、在各种视频里、在动物园的铁网深处,却独独不在贺兰山里。

此番探访“三山”里的精灵,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苏峪口管理站的护林员也早早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虽然贺兰山生态恢复成果喜人,野生动物大量回迁,但想要一睹蓝马鸡的风采,并非易事。

难在哪里?

它生性高冷,敏感且戒备心强;它不喜群居,总是独来独往;它对住所的选择极为苛刻,既要深远静谧,又需要有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可供闲庭信步……它的性格及习惯,决定了很少有人能近到其身、一睹真容。就连与贺兰山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老护林员,相机里存留它的照片也是寥寥。

所有的铺垫,更凸显出那次偶遇的可贵。

2024年2月4日,我们在大雪覆盖的贺兰山上见到了它,不只是它,还有它们。陪同我们进山的护林员也被这次“偶遇”深深震撼:在与蓝马鸡屈指可数的几次碰面中,他见到的多为形单影只,最多三五成群,像这样八九只蓝马鸡聚在一起,步履悠闲、淡然自若,对他来说,也是头一次遇到。

还能用什么理由解释其中的原因?

这不像是一次单方面的踏访,这分明就是一场知因寻果的双向奔赴。

这是人类保护自然的必然结果,这是自然界生灵的回馈与感谢!

贺兰山因护佑着无数精灵,变得慈爱又柔和。他是需要我们守护的贺兰山,他是守护着我们的“父亲山”,而他,仅是大美中国万千山河中的一处微小注脚。

那次偶遇,让守护绿水青山的意义得以具象。

与蓝马鸡相遇那天,正值立春。

冰雪将融,青山覆绿,精灵隐于山川。对我们、对他们,一切都是最美的开始。

--> 2024-12-26 本报记者 秦 磊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4324.html 1 雪山寻踪,又是新的开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