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总有一些印记如璀璨星辰,布满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精神似熊熊火炬,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宁夏与贵州,这两片被革命先辈热血浸染的红土地,虽相隔千里,却因长征而紧密相连。
倘若颜色可以赋予城市独特的灵魂,遵义市无疑是被热烈而深沉的红色所萦绕。这片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土地上,镌刻着诸多熠熠生辉的传奇篇章。回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央政治局于长征的艰难征程中,在此召开了遵义会议。这场会议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共产党前行的曲折道路,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关键节点,深刻扭转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引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迈向新的征程。
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跟随“新时代新征程央地媒体遵义行”主题采访团踏上这片充满革命记忆的土地,怀揣着敬畏与虔诚之心,去探寻、采撷那些在岁月长河中永不褪色的红色故事。
两首诗词的回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1935年2月红军再次占领娄山关,毛泽东同志在此留下了气吞山河的豪迈诗篇《忆秦娥·娄山关》。“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同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以豪迈笔触勾勒出红军长征途中壮志凌云之景,写下《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娄山关见证了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1935年到1936年,红军翻越了六盘山,红军一、二方面军在此会师,中国革命在这里峰回路转走向胜利。娄山关与六盘山,虽相隔山水迢迢,却在革命的浪潮中紧密相连。
2008年7月,为纪念娄山关战斗,弘扬长征精神,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娄山关红军小学在遵义市汇川区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学校以“传承长征精神,孕育红色理想”为核心办学理念,开发了一系列红色课程、红色教材,编写了《红色记忆》《红韵飘香》《红娃对着太阳唱》红色读本,并创新设计红色德育主题大课间,将红色基因传承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起,娄山关红军小学组织开展“小红军宣讲员”培训工作,让学生为校园内外的观众讲述红军在长征路上发生的一系列感人故事。截至目前,娄山关红军小学培养“小红军宣讲员”270余人,其中不少已步入高中、大学校园,足迹遍布省内外。“这不仅让我们能够铭记历史,也是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延续。”“小红军宣讲员”马兴烨说。
遵义市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在长征中牺牲的146位红军烈士。1968年,遵照组织安排,退役军人刘付昌接受了守护烈士陵园的任务,他修围墙、修道路、修墓地,一守就是50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在守陵的同时,刘付昌还向前来祭奠烈士、为英魂扫墓的人们讲述红军故事3000多场次,让更多人了解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1999年,同为退役军人的郭德刚被刘付昌老人守护烈士陵墓的事迹感动,主动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成为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护者。“从小,我的爷爷、外公就跟我讲述鲁班场战役,红军的英雄事迹和光荣传统一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郭德刚说。
1月1日清晨,固原市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不少市民共同迎接2025年第一缕晨光,这是对新年的美好期待,更是对那段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深沉致敬。
如今,当地的孩子在学校里传颂着红军的故事,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创业者以先辈不畏艰难的勇气为指引,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特色产业,让古老的山川焕发新的生机;文旅事业蓬勃兴起,一批又一批游客沿着红军的足迹攀登,在体悟历史厚重的同时,也为六盘山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两首诗词的回望,是我们对革命历史的庄重致敬,更是我们汲取精神力量、迈向未来征程的起点。
一个产业的“兼香”
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是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纬度”,风土条件适宜。这里的葡萄酒产量占全国葡萄酒酿造总量近四成,每年有1.38亿瓶葡萄酒从这里走向世界。葡萄酒不仅成为世界认识宁夏的“紫色名片”,也是宁夏人心中的“紫色梦想”。
在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四面环山,赤水河如一条玉带镶嵌其间。河的两岸,酒厂林立,这里是全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赤水河,以其随季节变换的色彩——时而赤红,时而清澈而得名。它是中国美酒的摇篮,四分之三的流域藏于深山之中。河畔的紫红泥土,如同大自然的过滤器,为酿酒提供了纯净的生命之源。
走进茅台集团包装车间,陈酿的茅台原液,经过洗瓶、灌酒、贴标签、拴丝带和装箱等工序,化身货架上常见的茅台酒。
茅台酒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盛于当代,以其独有的工艺、卓越的品质,成为世人眼中的国酒精品。一瓶好酒离不开好水,离不开优质原粮,更离不开好的酿造工艺。一瓶酒经历制酒、制曲、贮存、勾兑、包装5大工法,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最后才是大家所看到的茅台酒,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彼此环环相扣,共同铸就了品质卓越的茅台酒。
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也让贵州的白酒产业闻名遐迩。其成功的背后,不仅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是对传统酿造工艺的坚守与传承。酒企深知品质至上的道理,在追求规模与效益的同时,并未放松对质量的严格要求。从源头的原料选取,到酿造过程中的精准把控,再到成品出厂前的层层检验,每一步都彰显着对品质的执着。
在遵义市产业发展的大舞台中,湄潭茶香飘万里,辣椒产业炙手可热,赤水竹引领风尚,贵州钢绳见证大国崛起……产业的蓬勃发展,它们都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遵义这片土地,红色文化的火种生生不息,绿色产业的活力蓬勃喷涌,人文风情的魅力熠熠生辉。
一股新风的滋养
“一谢共产党,翻身把你想,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二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的田家沟,青山含翠,茶园馥郁,富裕起来的村民以质朴的情怀创作了花灯戏《十谢共产党》。一字一句,从生活的细微处着笔,回溯往昔岁月的艰辛,映照今朝幸福的甘甜,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人民对党的深情礼赞,也是党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生动见证。
遵义市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社区,作为移风易俗的先行典范,“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的新风尚从这里吹向四方。“寨管家”与红白理事会携手同行,于岁月的沉淀中探索出乡村治理的和谐新篇。《红白理事会章程》经村民代表大会热烈研讨后落地生根,化为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镌刻在每一位村民的心田。
临近年关,村里的一户农家正在准备年货,左邻右舍正帮忙张罗,邻里关系一片和睦。这一幕也吸引了采访团众多记者。“‘车不过十,礼不过百’真正为农民减轻了负担,让大家有了乡情,所以才能看到这一幕温馨的画面。”四川新闻网记者钟秀说。
遵义在基层治理中所取得的成效,为全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让长征精神在基层一线绽放新的光彩,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银川市金凤区长城花园社区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互嵌式社区。为促进各民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长城花园社区持续优化便民惠民举措,通过主题宣讲、小组学习等形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社区生活更有温度,让居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我们社区各族群众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耐香说,每天下午社区文艺团都来排练,居民们欢声笑语不断,生活的幸福感也在不经意间传递而来。
银川到遵义,虽相隔千里,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情跨越了地域,共同绘就了新时代基层发展的美好画卷。无论是遵义的乡村新风尚,还是银川的民族团结和谐之景,都深深烙印着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足迹,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回首往昔,在两首诗词的回望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立足当下,通过龙头产业的崛起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在长征精神的引领下,宁夏和贵州将继续携手共进,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向着新的目标、新的征程豪迈迈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史诗。
宁夏与贵州,这两片红土地上的故事将继续讲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