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改革向前 发展向好 民生向暖

本报记者 姜 璐 赵 磊

2024年10月17日,群雁在领航员的引领下在沙湖上飞翔。 本报记者 王鼎 摄

农户采摘果实。近年来,固原市深入推进山林权改革,实现国土增绿、林业增效、农户增收。本报记者 马楠 王洋 摄

航拍下的贺兰县常信乡,一块块农田纵横相连。近年来,贺兰县大力推广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循环利用等技术,低碳绿色渔业养殖系统已成为渔业发展的典范。 本报记者 马楠 摄

回望2024年,我们记住了什么?

是办事更便捷的省心,也是社区服务更精细的暖心;是下调存量房贷利率、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欢心,也是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的舒心……这一年,一批“冒着热气”的改革成果,成为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号角。2024年,全区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加快建设美丽新宁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一)

改革,是发展的“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对于当下的宁夏,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首先要破解的难题。

为什么改?审视当下,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潮中,宁夏必须抓住历史机遇、跟上改革步伐,抓住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主动,以改革增创发展优势、凝聚奋进力量。

摸清底数,才能精准施策。针对改什么的问题,我区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改革部署,紧盯涉及宁夏长远发展、涉及体制机制的重大问题,省级领导同志统筹组织主责单位力量,紧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要害,分领域分专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58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回望宁夏走过的改革路,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已经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如何更大力度、更多方位、更深层次推动改革全面深化?

改革,就是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守旧思想观念,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自治区党委改革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开展健全完善先行区建设政策和指标体系、“六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国资国企改革等专题调研,研究提出破解难题、深化改革的思路建议。

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衔接“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和“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出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的《意见》,明确了354项重要改革举措,形成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施工图,吹响了全区上下抢抓历史机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的冲锋号。

自治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国家部委和央企对接工作,召开宁夏与央企深化产业合作座谈会,围绕重大铁路项目建设、能源开发利用、现代煤化工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争取国家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拓展央地合作渠道。主动对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组织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先后赴甘肃省、陕西省考察学习交流,建立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交流等协作机制,聚力推进区域联动、创新联合、开放联通、生态联治、文旅联袂,力促与毗邻省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改革要以解构的思维、解题的思路,抓紧抓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要害,谋好抓好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任务。

在2024年的时间坐标轴上搜索,从聚焦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到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从建立资源高效统筹开发利用机制到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协同发力,从城乡融合和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再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随着一项项新任务新举措的落地,可以清晰地看到改革的主攻点、前行方向。

锚定改革发力点,用改革破题解题答题,全区上下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逢山开路的闯劲、甩开膀子的干劲,谋在“深”处、干在“实”处、抓在“新”处。

当阻碍高质量发展的难点、人民群众反映的痛点、影响市场活力的堵点被清晰梳理、逐项攻克,我们在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中找出路、找对策,在发展向好的趋势中收获了2024年改革的亮眼“成绩单”: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高质量完成国家部署的21项“一件事”,平均压减办理环节75%、申请材料76%。24个开发区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宁东基地探索建立以争先进位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模式。公开推介100个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重大项目。出台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在区本级17个部门和3个市、县(区)开展先行试点;

产业逐“绿”向“新”,建成国家第一批300万千瓦光伏基地,高效推进300万吨级CCUS项目,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54%,新能源利用率达96.3%。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产业链延伸、70万吨/年煤制烯烃新材料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蒙牛宁夏工厂荣获全球首家液态奶“灯塔工厂”称号。宁夏天地奔牛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在产业联盟“最强大脑”的助力下,建成减速机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高25%,生产周期缩短25%。国家能源集团西部能源、西部铁路两家百亿级投资公司落户宁夏,深度融入“煤电运化”运营体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开工建设年度“三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6个。全面推进“四水四定”先行先试和节水控水行动,率先在全国开展省域水预算管理试点。宁夏首次代表中国在联合国有关会议上宣传推介荒漠化防治“中国智慧”和“宁夏经验”。建立全国首个国家部委与省区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联合共建工作机制……

(二)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一次不跑路办理的舒心体验、一笔购买家电时的优惠补贴……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让一份份获得感、幸福感触手可及。

下楼就能上班、出门就是厂房,提及便捷的就业环境,家住灵武市城区街道镇河塔社区的杨彩玲满脸满意。为更好解决移民就业问题,该社区联合灵武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了镇河塔劳动力市场、劳务工作站、移民就业服务专班,为移民群众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去年,镇河塔社区建设典型经验入选国家首批10个完整社区。

让镇河塔社区居民满意的不止就业环境的改善,15名医务人员每人承担5栋楼居民的健康管理,为慢病患者提供个性化、全程化医疗服务。社区补齐设施短板,配建幼儿园、商业街、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居民黄先生感慨地说,社区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在家门口就把该办的办了。

不去税务局大厅就能办成事?宁夏倬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赵慧荣决定试一试:打开电子税务局网站,就能实现税费“一键申报”。去年5月,赵慧荣申报享受2023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累计962.5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人在外地也能随时在电子税务局办税,这效率,杠杠滴!从立项到清算审核,税务机关都全流程跟进、全环节辅导,实实在在解决了企业难题!”赵慧荣对税务部门的“定制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银川市民周艺蓉节俭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换了新房,却对旧家电的去留问题犯了难:“留下吧,三天两头小毛病不断。丢了吧太可惜,新的也太贵,杂七杂八下来不得好几万。”得知银川市出台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周艺蓉连忙跑到各个卖场、家居城比较,把家电、厨具都换了,算下来优惠近5万元。周艺蓉坦言,要不是遇上了好政策,她想都不敢想有这样“大手大脚”的消费体验。

去年以来,我区聚焦群众关心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各个环节,紧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制定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有含金量、有温度的改革举措,打通一个个痛点难点。

回头看,成绩耀眼夺目,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正在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向前看,改革任重道远,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需要我们每个人继续努力。

2025年,让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用实干书写改革的新篇章。

--> 2025-01-13 本报记者 姜 璐 赵 磊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5912.html 1 改革向前 发展向好 民生向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