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时盛岁新。刚刚过去的2024年,贺兰县围绕产业更加优化、锚定发展更具活力、紧扣环境更加优美、立足城乡更趋融合、致力群众更为富足,以时不我待的毅力,一路攻坚克难,取得骄人业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5%左右。
一二三产全面优化 锻造企业钢筋铁骨
“家人都喜欢这个品牌,所以就选择了小米汽车SU7Pro,预算也在预期内。”2024年12月14日,银川市民杨舒和爱人购买汽车后欣喜地说。当日,位于贺兰工业园区的小米汽车交付中心正式开业,这是小米汽车在宁夏的首座交付中心,为贺兰县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的机遇。过去一年,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仰望、方程豹全区首家4S店入驻贺兰县,全县汽车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2024年,贺兰县抓项目促投资,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166个基本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众力物流仓储、万通新型建材智能化制造车间等48个项目建成,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47.6%;创新“双组”招商模式,招引原源乳制品精加工等3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落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78亿元,同比增长29%;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二甲双胍、泰乐菌素等产能占比分别达到全球10%、30%以上;北瓷氮化铝陶瓷粉体产能位居全国前列;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自治区枸杞精深加工产业链“链主”;宁夏西夏嘉酿啤酒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2024年宁夏民营企业百强榜。
作为农业大县,贺兰县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年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6.3%、7.65%;菜心、西蓝花等优质冷凉蔬菜畅销国内外;葡萄酒年产突破600万瓶,亦浓、沃尔丰等酒庄在国内外葡萄酒大赛中斩获各类金奖45枚;承办了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现场会;“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在贺兰首次发布;举办了“星空音乐节”“农旅嘉年华”“贺兰好物”产销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宁夏人的消费场景。
营商环境提质升级 社会发展动力澎湃
2024年12月,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名单,安创蓓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煤炭基本建设有限公司等11家贺兰县企业榜上有名。至此,贺兰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家,涵盖了新食品、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企业从事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技术方向,同时企业必须具备持续的研究开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贺兰县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拥有众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底气”,让贺兰县“创新型县”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5%。与西安交通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校地合作,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交易2.66亿元,同比增长21%;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大北农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区首座“一区多温”高标准冷链物流仓储正式运行。
深化“六权”改革是重中之重。截至2024年底,贺兰县已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水权交易及收益分配等10项配套政策,全面完成全国农村宅基地两项试点任务,农村综合产权改革带动相关交易2741万元。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方面,县属国有企业组织架构进一步优化,闲置资产变为发展增量,资产总额同比增长6.32%。
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提质升级行动,积极推进3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试点开展“一企一照一码改革”“免申即办”增值化改革,经营主体突破3.9万户。
政府民间共同发力 人人践行绿色低碳
“我们村已经交了34吨农残膜。”立岗镇兰丰村党支部书记郭家俊介绍,每年春季,兰丰村都要登记村里耕地用途,除了完成下达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外,还要摸清农膜使用情况。蔬菜行业是农膜使用大户,兰丰村逐一登记种植蔬菜的品种及面积,由此估算出农膜使用量。白永盛是立岗镇农技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年9月和10月,他就到各村督促及时回收残膜。
永兴村位于黄河边,有一片占地面积1.7万亩的湿地,生活着不少野生动物。2022年2月,永兴村驻村第一书记姜召会牵头成立“红马甲”保护黄河生态志愿服务队,11名村民加入。他们每天轮流骑着摩托车进湿地巡护。慢慢地,志愿者越聚越多,至今已有2400余人。志愿服务也变得多种多样,常态化捡拾黄河永兴辖区岸边的固体垃圾,劝离禁渔期垂钓人员,救助保护野生动物,养护稀有植被,以青春之力守护一方碧水。2024年,“红马甲”团队拿回3个奖项。
民间自发保护生态,政府更是责无旁贷。2024年,贺兰县补短板固成效,生态保护开创新局面。完善臭氧和VOCs监测体系,实施乡村热源改造、建筑能效提升项目11个,完成清洁能源取暖改造9474户,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6%。实施渔业尾水生态治理等项目,完成32个黄河干流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工作,黄河干流贺兰段保持Ⅱ类进出。多措并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企业危废处置实现全过程监管,全县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达94%,农残膜回收率、畜禽粪污利用率分别提高到89%、90%以上。扎实推进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栽植各类树木3.6万株,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分别达到13.2%、88.6%,成功承办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试点北方片区现场会。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支持银川百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州中煤宁夏钢结构建设公司等11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实现全覆盖。
城乡发展更趋融合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以前看到其他老旧小区加装外墙保温层,就想啥时候我们小区也能改造,没想到这个愿望实现了,家里暖和了。”富兴街街道马家寨社区惠泽园小区居民王惠荣高兴地说。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城市发展。2024年,贺兰县对新月花园小区、工行水务小区、招待所家属院等老旧小区进行“微更新”,总投资1738万元,涉及11栋楼、450户住户,已于当年11月改造完成。
城区积水点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形象。2024年10月,兴庆区与贺兰县积水点改造工程顺利完工,有效解决了雨天排水管道堵塞、排水不畅、路面积水问题,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舒心,同时也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形象。改造完成后,家住民生二号院的王燕发现,沙海路由以前的双向四车道变成了双向六车道,下雨天也不用再“看海”了。
2024年,贺兰县立足城乡更趋融合,提品质促振兴,县域建设呈现新面貌。统筹推进水电气暖路网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3个。新增汽车充电桩326个、停车泊位2463个、城市绿地面积526亩,共享电动车运营范围联通银川市。投入1.43亿元实施立岗镇民乐村辣椒精深加工等43个乡村振兴项目,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9475元,增长15.4%。
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提升项目,对滨河大道、丰庆路、金河大道、光明路等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提升改造;规划平整金贵镇通昌村土地700亩、立岗镇金星村土地1400亩,并配套实施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新建垃圾处理中心,提升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
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试点工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新建洪广镇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习岗镇、立岗镇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提升农村公路路况127公里,建设常信乡重点小城镇和关渠村美丽村庄。
教育医疗持续创优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2024年2月27日,贺兰县德胜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举行揭牌仪式。“让每一个孩子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让每一个教师拥有更广阔的前景,让每一个学校获得更长足的发展。”贺兰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德胜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主要为破解德胜片区“择校热”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就近“上好学”的需求。
2024年最后一天,贺兰县人民医院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被确定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过去一年,在增福祉、强保障方面,贺兰县的成绩亮眼。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3万人。贺兰县第十一小学投入使用,引进银川市第二中学托管贺兰县第七中学。解决中小学学位2880个,新增高中阶段学位300个。新建、迁建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成功打造全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样板。全县3家公立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全县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100%。2024年,贺兰县民生支出达到34.92亿元,高质量办结民生10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