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担使命善作为 同心共育团结之花

本报记者 高 菲 杨嘉琪

同心共担新使命,团结奋进新征程。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牢记嘱托,实干奋进。在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努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多名委员表示,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统筹推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需要综合发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创建示范区,引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同心共建“石榴园”,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最好印证。

近年来,全区各地陆续设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在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历史脉络、挖掘内涵特色还不够深入细致,学术成果还不多,导向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

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建议,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同时,强化内涵引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类基地进行评议,对展陈内容、研究内容、培训内容等严格把关,以学术成果、实物展示、影像再现、情景还原、沉浸体验等多元表现方式,深入挖掘、整理、展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作为充分发挥教育实践基地、研究基地作用的关键一环,采取“研究基地+教育实践基地”的方式,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展现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高校肩负着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大学副校长赵晓佳建议,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开好、讲好和建好课程,全力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拓展网络育人空间,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利用线上仿真展览馆等网络思政资源,实现沉浸式、体验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能够激发“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鸣。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事务中心主任马海伦建议,推动红色文化进产业,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紧紧抓住宁夏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全域旅游示范省区的大好机遇,以“红军长征胜利纪念旅游”为品牌定位,建设以六盘山为核心的“红色旅游区”,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理念,将宁夏境内红色景区串点成线,开发精品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形成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和营销体系。将红色文创产品从单纯承载红色文化的物品转化为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蕴和情感价值的文化消费品。探索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的整合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创意开发、特色挖掘与产业融合的方式,开发具有红色属性的产业产品,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契合,让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农民增收、产业致富的“金钥匙”。

--> 2025-01-19 本报记者 高 菲 杨嘉琪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6668.html 1 担使命善作为 同心共育团结之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