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沙坡头区:逐浪奋进干劲足 绘就蓝图谱新篇

沙坡头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

乡村旅游马术比赛。

健康义诊便民暖心。

中卫硒砂瓜吸引各地客商。

群众办事效率越来越高。

精彩的群众文艺会演。

规模宏大的龙源新能源项目。

雍湖村酱椒铺出群众致富路。

爬坡过坎、顶压前行、难中求成……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卫市沙坡头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谋发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奏响一曲激昂的奋进之歌。

精准施策 产业发展新图谱

走进沙坡头区政务大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企业人员拿着刚办好的退税减税手续,脸上洋溢着喜悦。企业负责人郑大伟兴奋地说:“政府的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真是太给力了,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

沙坡头区精准施策,拿出6.81亿元兑现系列“硬核”政策43项,新增退税减税降费5.04亿元,让企业如沐春风。力印智能板材等94个项目紧锣密鼓推进,南网共享电池储能、中城幸福鱼草共生等7个招商项目成功签约,固定资产投资达181亿元;积极争取50.12亿元项目资金,同比增长19.32%。一系列举措让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均实现显著增长。

在产业振兴进程中,沙坡头区投入6.24亿元实施16个项目,中部干旱带环香山地区黄河水浇灌覆盖面达到85%以上。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8万亩,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保持22万吨以上。“中卫硒砂瓜”“沙坡头旱苹果”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10个风光储项目开工建设,3个光伏储能项目顺利并网。建成全国首个“万卡+”智算基地,城市算力分指数位列全国第四。现代服务业呈现强劲复苏态势,沙坡头区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称号。

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又是“十五五”开局之年。“沙坡头区确立了精准发力、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精益求精的‘四精’工作方向,全面构建体现沙坡头区优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沙坡头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介绍,政府将通过政策落实、项目攻坚,聚焦“十大领域”,大力实施“五大战略”工程,打造特色化、差异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今年,沙坡头区谋划宁电投350兆瓦风电、农村公路路况提升等120个新项目,涵盖风电、公路、学校等多个领域,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目前,‘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新能源一体化示范’等46个产业项目、17个新能源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沙坡头区发改局局长徐宏亮介绍,一季度将开工新(续)建项目55个,上半年整体开工率达80%,年内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超200亿元。力争旅游人数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消费突破百亿元大关。

深化改革 宜居宜业写新卷

去年,沙坡头区用行动交出“深改”与“蝶变”成绩单。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落实,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部门由18个增加到29个。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办理率达96%,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2.45%。在资源利用上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政策,190万立方米闲置用水权被收储,首次实现跨县区用水权交易54万立方米。通过“一块田”改革释放农业潜力,1.24万亩土地焕发新生。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达8.58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同时,“林+”经济模式成效显著。蒲公英和赤松茸种植初见成效,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突破70家,两处自治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为“绿金名片”。新建改造乡村公路157公里、卫生厕所500座,充电桩科学布局,城市更便捷、乡村更宜居。旧桥改造后的中卫黄河大桥成为新地标。

今年,沙坡头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干劲,掀起深化改革的新浪潮。全力破除制约发展的瓶颈,努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坡好办”等政务服务品牌使行政审批更加便捷高效,一窗受理、容缺办理、联审联批,多措并举为企业减负松绑、助企纾困,让民营企业信心满满。

沙坡头区加快推进中卫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宝中铁路复线改造、国道629线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铁路物流基地、丝绸经济陆路交通物流城市,促进硒砂瓜、旱苹果、设施蔬菜等优质农产品通过“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市场。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实施黄河一街雨污分流管网、向阳社区老旧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14个,建设公共停车场直流快充桩63个,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推进东园、商都等8个老旧小区和文昌镇郭营村、双桥村城中村改造,计划建设大河雲初一期、香山学府2个商业住宅小区,持续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走进镇罗镇凯歌村,农村闲置房地自愿退出整治利用工作正在整体推进,让农村资源“活”起来。今年,沙坡头区新建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灌5万亩,全面提升“大格田”覆盖率。林地确权率达98%以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绿色发展 幸福未来添新彩

“以前一到冬天,村里到处都是煤烟味。‘煤改电’以后可好了,空气又清新,家里又暖和。”1月16日,永康镇达茂村村民刘兴生高兴地说。

沙坡头区通过实施茂烨冶金烟气收尘等12个大气重点治理项目,完成农村冬季清洁取暖改造3.47万户230万平方米、农村住宅节能改造16.3万平方米,让蓝天白云成为日常风景。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成为黄河“几字弯”区域治理的亮眼样本。

河湖治理、土壤管控、生态修复齐头并进,沙坡头区以科学规划扮靓生态底色:完成5.54万亩国土绿化,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9.62%、55.36%;完成陈水矿区、寺口子地区矿山修复治理等项目9个,治理面积1.57万亩。沙坡头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位列自治区前列。

与此同时,顺应民之所盼,把88%的财力投入民生,10件民生实事高质量办结。东园镇金沙村被认定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实施压砂地转产配套、帮扶车间建设等项目55个,兑付产业奖补、信贷等各类奖补资金1.8亿元,脱贫劳动力就业9093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互联网+医疗”惠及百姓,基层诊疗量达到65%。中卫市第十中学、第七幼儿园等项目落地,新增学位2340个,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这片矿山荒地,过去寸草难生。”站在黄河上游风沙区(中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场,沙坡头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修复矿山图斑6000亩,推动千岛湖、小湖等天然湖泊自然恢复,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统筹“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实施七星渠退水沟、清水河入黄口等水生态治理修复项目8个,确保黄河过境段水质保持Ⅱ类进出。22个风光储项目加速推进,新能源装机总规模有望突破1300万千瓦。

生态与发展齐飞,民生福祉更添温度。沙坡头区今年将实施中卫市第十二小学、第八幼儿园等新(续)建项目6个,新增学位4320个,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从天蓝地绿到民生福祉,沙坡头区正以昂扬之姿,书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幸福答卷。

守护安全 百姓安宁筑新基

过去一年,沙坡头区深入开展治本攻坚行动,强化系统治理,实施项目13个,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100条并一一治理,守护了百姓安宁。化解各类信访积案56件,让“骨头案”“钉子案”不再难啃。文昌、镇罗、柔远派出所荣获“一级派出所”称号,中卫市第九小学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年内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刑事、电诈发案率均实现下降,法治建设取得扎实成果。

政府系统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工作效能节节攀升。24件人大代表建议、48件政协委员提案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各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压减率达84%,政府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新年伊始,在中卫商城、中南百货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场所,安全员、责任人紧盯问题整改抓落实,严防安全事故。今年,沙坡头区计划实施消防无水小区整治、燃气管道“带病运行”治理等重点项目7个,持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十大行动”,使安全生产网越织越密,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隐患必须提前发现,彻底消除。”沙坡头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该区聚焦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行业领域,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把安全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不留下任何一个盲点,确保责任无盲区、监管无死角,持续推动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应急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规定,确保有突发敏感情况,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有序应对处置。

风劲好扬帆,发展正当时。2025年,沙坡头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扬帆起航,驶向高质量发展的蓝海。在这里,每一个奋斗的身影都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每一项政策的落地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一个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人民更幸福,充满活力的沙坡头区,正在黄河“几字弯”迎风而起,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5-01-21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6913.html 1 沙坡头区:逐浪奋进干劲足 绘就蓝图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