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改革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专题学习班。(资料图片)

区直机关各单位参观宁夏审计成就展。(资料图片)

在审计现场,审计人员查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图纸。(资料图片)

在“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中,审计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法治宣传折页。(资料图片)

在粮食供给安全项目审计中,审计人员实地核查审计疑点图斑。(资料图片)

在彭阳县高标准农田审计现场,审计人员在项目区测量田坎高度。(资料图片)

2024年,自治区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审计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牢牢把握“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的总要求,紧扣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找准改革方向、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统领 增强推动改革的行动力

自治区审计厅始终立足改革发展全局,谋划和推进审计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持续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审计工作更加细化实化制度化。

突出系统性。准确把握议事协调机构的工作规律,坚持“定期会议研究+日常请示报告”,持续健全完善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各项运行机制。把请示报告作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细化请示报告重大事项清单,主动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建立直通机制,确保完整、准确、全面向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审计委员会报告。

突出整体性。以项目计划、请示报告、审计整改、调研检查工作为抓手,把党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关于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贯下去”,将市县贯彻落实情况“拿上来”,经过汇总分析后将要求“再贯下去”的运行机制,督促市县建立健全请示报告、审计整改等制度机制30余项,推动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审计工作格局。

突出协同性。持续做好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部门在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统筹衔接。与自治区党委巡视办对5个项目探索开展“巡审联动”,与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等部门印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工作流程,研究制定纪检监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机制工作流程,审计监督与出资人监管贯通协同实施意见,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审计监督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加强协作配合,推动健全“多领域”贯通机制。

聚焦改革重点 找准推动改革的突破口

自治区审计厅坚持踔厉奋发,实干为要,对标对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部署,紧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改革主题,聚焦重点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重大体制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落地见效。2024年,重点反映了自治区财政管理、重大政策落实及重大项目、重点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得到自治区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审计监督服务自治区经济发展作用更加彰显。

聚焦“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加强审计监督。组织开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审计调查,开展自治区本级及地级市财政收支、税收及非税收入征管、地方金融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和“三农”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等审计项目,实施自治区移民致富提升行动实施情况、跨省域补充耕地政策落实及资金情况、粮食供给安全保障政策落实和资金等审计项目,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

聚焦“服务保障科技创新”加强审计监督。以政策、资金、项目为抓手,推动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扎实开展自治区重点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加大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建设、论坛展会活动审计力度,加大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审计力度,组织实施自治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聚焦“健全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审计监督。加大对公立医院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销使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等审计力度,着力揭示推动落实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政策不到位、打折扣的问题,促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组织实施自治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以审计监督“经济体检”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深化绿色生态文明”加强审计监督。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任务,持续跟进中央及自治区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保障黄河安澜、保护修复生态等方面情况,加大对推进“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宁夏攻坚战等重大战略审计力度,将审计工作融入美丽宁夏建设中,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助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聚焦“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组织对14个单位20名区管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推动权力规范运行。持续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严格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绿色审计”推动“绿色担当”。

创新改革思维 赋能推动改革的新动力

自治区审计厅勇担改革新使命,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依法治审、质量兴审、研究促审、科技强审、成果助审等五大提质行动,以审计领域重点改革赋能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纲举目张,依法治审。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审计执法体制机制,规范审计执法行为,强化审计执法监督问责,着力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体系,质量兴审。以审计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为目标,持续加强全过程审计质量管控,以审计成果为导向,构建“全程控制、全员参与”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制定《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形成全流程、全周期的制度规范。加强复核审理审定,提出审理意见400余条。开展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印发《审计项目后评估办法》,全面指导复盘审计项目,推动审计质量水平提升。

精耕细作,研究促审。坚持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建议当课题研究,建立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项目库、法规库,建立审计方案集中审阅、审计报告会议研究、重要审计成果专班审核等制度,拓展深化研究型审计工作方法,发挥应用型科研课题对审计项目支撑作用,多维度开展审计项目绩效分析和综合评价,研究提出有价值、可批示、能落实的审计建议,服务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安排部署。

数据赋能,科技强审。围绕“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领域”,加强Python、无人机等技术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积极推广“数据分析团队+现场审计”、业务+数据“双主审”等审计工作新模式,推动审计监督由点上监督向面上分析、事后监督向事前预警转变。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加大新技术运用,“科技强审”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准、力度更强。

问题导向,成果助审。以制度为基础规范管理,以考核为抓手强化激励,以破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拓展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实施意见》,着眼健全以请示报告为主线的贯彻落实机制,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的审计项目推进机制,以审计成果为导向的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以引导审计干部加快成长成才为重点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提出17项事关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落实整改实效 抓实推动改革的着力点

自治区审计厅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关于审计整改的各项工作安排,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更加显著。截至2024年底,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工作报告反映出立行立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7项,追责问责30余人,切实将整改实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

完善整改格局,夯实各方责任。健全审计整改领导机制、责任机制和落实机制,构建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整改总体格局。对审计整改工作实行全口径、全周期规范管理,将审计署、审计厅查出的214个项目7326个问题全部纳入审计整改台账,逐一对账销号。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通报审计整改情况,针对系统性、行业性问题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将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线索,移送纪委监委等主管部门,发挥以重点问题深入整改推进全面整改的引领作用。

一体推进整改,提升整改质效。前移审计整改关口,注重源头规范,组织开展审计立项展讲、评审、论证,审计方案集中审阅,审计报告整改意见审核,精准揭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科学提出建议,确保审计整改实效。持续加大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判力度,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固化一项机制、完善一批制度,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效。

完善协作机制,凝聚整改合力。纪委监委加强对审计整改的日常监督,巡视巡察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视重要内容,组织人事等主管部门合力抓好审计整改工作,自治区人大财经委、预工委结合每年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重点问题,与审计部门联动开展审计整改专题调研,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自治区党委督检考办将审计整改纳入自治区目标效能考核,打出审计整改“组合拳”。

敢于奋楫勇进 争当投身改革的排头兵

自治区审计厅坚持以“三立”要求为标尺,以“新时代审计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化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以奋斗实干、担当作为的姿态,激发投身改革的精气神,着力打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监督“特种部队”,为服务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优化结构层次,提升专业能力。深化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出台《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考核办法》《干部标准化培训体系》《深化实务导师制若干措施》等“1+N”制度体系,通过实行审计实务导师制、选派业务骨干到审计署挂职锻炼、强化分级分类培训、交流轮岗、安排年轻干部担任审计项目主审、参与巡视和纪检监督等提升工程,着力锻炼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本领,夯实审计事业发展根基。

培塑职业精神,强化责任落实。增强斗争本领,坚持依法审计,严守审计边界,规范审计行为;坚持客观公正,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审慎作出评价结论;坚持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切实维护审计监督公信力。

聚焦党建引领,推动改进作风。在全区审计机关实施党建强、业务强,机关带系统、系统带基层“双强双带1135”工程,搭建研究赋能、风采展示、交流互鉴展示平台,一体推进政治型、服务型、实干型、文明型和廉洁型机关建设。坚持人才兴审,聚力打造审计监督“特种部队”,自治区审计厅政策落实审计处、石嘴山市审计局荣获“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银川市审计局余琴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以高质量人才队伍赋能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创建品牌矩阵,聚力内涵提升。坚持一面旗帜导航,一个目标定向,以审计成就展厅、审计文化长廊、审计文化书屋等平台载体,推动创建党建品牌矩阵,引领审计文化软实力提升;完成宁夏审计成就展布展工作,创新展现宁夏审计机关4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区内外30多家单位1000余人先后观摩学习,宁夏审计机关形象、审计干部风采得到进一步展示。

严守纪律规矩,忠诚干净担当。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定期分析研判、谈心谈话等措施,以案促学,以训助学;通过现场督查、跟踪回访,构建审计干部监管闭环链条。审计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审计队伍忠于职守、敢于担当,铁面无私,践行绝对过硬、绝对可靠,守护“国家审计”“金字招牌”,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史海红)

--> 2025-01-23 聚焦主责主业 深化改革创新 加强自身建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7290.html 1 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