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离不开政法战线的保驾护航。过去一年,全区政法系统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政法在“干”,全力推进锻造政法铁军,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初步夯实了法治基础。
1年来,全区政法系统立足主责主业,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安全稳定。全区刑事案件发案数下降至近10年最低点,电诈案件发案和财损同比分别下降16.6%、15.4%,戒断3年巩固率排名全国第一。
1年来,宁夏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分别下降至0.21%、0.1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9.6%、23.2%。统筹区市县三级政法机关成立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组,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12件。
1年来,全区2883个村(社区)实现治安保卫委员会全覆盖,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夯实社会善治根基。
“邻居家把院墙修到我的院子里,还不让我在墙边放东西,我找对方理论没有结果,你们帮忙想想办法。”近日,银川市金凤区良田镇泾龙村村委会主任、治保会成员杨国强和派出所社区民警李磊在走访时,接到村民禹老伯求助。随后,杨国强和李磊根据双方宅基地的登记信息,现场测量,现场调解,邻里化解心结。
进一扇门、聚一份力、暖一片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和成效,是全区构建“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2024年,全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把社区、村组的法治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深化基层治安保卫委员会改革,突出县(区)“枢纽”化解、乡镇(街道)“一站式”化解、村(社区)排查发现功能,系统构建平急结合的基层法治防范体系。
截至目前,宁夏社会治理基层指挥平台已汇聚网格排查、人民调解、社会治安、来信来访等各类涉稳风险信息63.9万条,化解率达到99.6%。
政法改革,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破题。2024年,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联合政法各单位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50条”,主动回应经营主体所急所需所盼。示范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阅彩城商圈营商环境法治化工作机制。全区行政诉讼案件同比下降9.2%。
1年来,宁夏政法改革不停步、不松懈,通过优化政法机构职能体系,持续提升政法机构的工作效率。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优化内设机构,提高专业化水平;深化公安机关机构编制管理体系改革,系统支撑“派出所主防”;推动区、市检察侦查部门单设,集结骨干力量开展检察侦查工作;将市县级法学会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序列,参与基层法治工作。
全区政法机关不断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强化执法监督,组织开展执法司法专项检查;自治区公安厅扎实推进规范执法“一提升、两攻坚”,积案清理率达85.13%,检察机关纠正违法数同比分别下降27.01%。全区稳妥有序推进案件阅核制全面实施,各级法院共审结各类案件33.28万件,经阅核案件数占到36.32%。
2024年,全区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法治化实施意见,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领导体制优势,强化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26件。宁夏“以检察蓝守护林草绿”防沙治沙经验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6次缔约方大会上推介。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庭单设,审结环境资源类案件3272件。
新的一年,宁夏政法机关将继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定法治自信,坚持政法在“干”,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宁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