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温室大棚里“闹春忙”

本报记者 马 忠 文/图

王金强在温棚里查看桃树长势。

连日来,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团结村闽宁协作产业基地里,种植户刘栓军一直在温棚里忙乎着。

“我去年种的西红柿和黄瓜,除去成本,一年一棚收入1.5万元左右。这两天西红柿进入成熟期,我们已经准备采摘送入市场售卖了。”刘栓军说,“你看看,这柿子长得攒劲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只见一排排西红柿长势旺盛,甚是喜人。

在刘栓军的另一栋温棚里,记者看到的是另一番准备深耕精种的景象,土地深翻、施肥、滴灌水管安装工作已初步完成。“这个棚我准备种黄瓜,已经预订了1300株黄瓜苗,这两天就准备栽种上。”刘栓军告诉记者,“村上经常组织党员示范户给我们讲解蔬菜品种选育、种苗培育等知识,有了种植技术难题随时找村上,都能有办法解决。”他粗略盘算,预计今年的黄瓜月产量能达到1000斤,种植环节不出错的话,至少可以销售10个月。

团结村是移民村,历经多年发展,已经有了400多栋大棚。

“我们村的冬棚这两天陆续种植了,夏棚预计3月以后种植。”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沙彦治告诉记者,该村利用闽宁结对帮扶资源,将福建“网格化精细化”模式与团结村党员“挂联诺”结合起来,利用闽宁项目资金,建成党员产业示范基地、改造日光温室、新修公路,极大改善了村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群众的产业发展积极性不断提升,日子越过越红火。”沙彦治说。

立春后,三营镇广和村农业园区温棚内,一树树蟠桃花烂漫盛开,增添了春日的生机,果农王金强在花丛中忙碌着。

“花情关系着收成,这段时间正是桃花授粉的关键期,按现在的长势,今年应该又是个丰收年。”王金强种植温棚蟠桃已经有5年多了,“去年我种了11棚蟠桃,还带动11户农户一起种,今年8棚挂果、2棚育苗,预计能销售20万元左右。”

产业兴、群众富。无论是刘栓军,还是王金强,说起各自的产业发展头头是道,言语间充满信心和希望。

“我们充分利用好辖区温棚资源、土地资源、帮扶资源、产业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商贸物流业,持续在延链补链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全力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以产业兴旺这一关键抓手,全力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该镇党委书记马成龙说。

--> 2025-02-11 本报记者 马 忠 文/图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8678.html 1 温室大棚里“闹春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