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生命,延续生命

本报记者 何耐江

2月9日凌晨1时28分,李国伟的生命走向了终点。

28岁,绚丽而短暂的生命,却留下了永恒的温暖。

来自甘肃的青年李国伟,因患有重病来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

病情迅速恶化,李国伟和家人四处奔波,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生命的倒计时却依旧滴答作响,无法阻挡。这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无情地打破了他原本平静美好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李国伟选择去上海打拼,凭着勤奋与天分,换来了出色业绩与灿烂前景。

“他总是带着笑容。”“他很乐观,很乐于助人。”身边同事纷纷评价,爱笑、帅气、阳光,是身边人评价李国伟的关键词。李国伟还是一位跑步爱好者,打开他个人短视频账号,更新的大多都是和跑步有关的点滴记录,已完成西安、兰州、无锡、苏州等马拉松比赛,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凝结着他的汗水与梦想。

然而,命运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李国伟望着窗外的世界,心中清楚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妈,我想在走后捐献遗体。”

淡淡的一句话,一旁的李国伟妈妈听了,不觉一震。

“胡说啥呢!咱绝对不能放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病治好。”

“妈,我只是想说,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自愿把自己的身体捐献出去,用于研究或帮助他人。”

……

病床上,李国伟拿起手机,将自己捐献的意愿录制成视频,尽管病痛让他的声音极度虚弱,可话语中却透着坚定。

在生命的绝境中,李国伟让生命之花永恒怒放。

大学期间,家境困难的李国伟曾接受过两笔1万元的助学金,这不仅帮助一家人缓解了经济压力,让李国伟顺利完成学业,更在他心中种下了温暖与感恩的种子。

“毕业后,他努力工作,稍有积蓄便毫不犹豫地捐出1万元回馈社会,希望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李国伟的母亲回忆道。

如今,李国伟决定再次用行动诠释感恩与奉献。

“这也是儿子回报和奉献社会的一次机会,用生命延续生命,以后儿子的眼睛还能看到你们……”李国伟耐心地劝解,父母最终理解并认可了他的决定。

李国伟逝世后,宁夏红十字会依照他的遗愿,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了遗体和眼角膜的捐献。他的眼角膜让两位患者重见光明,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他的遗体被送往医学研究机构,成为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珍贵资源,激励他们为攻克医学难题而不懈努力……

“在2025年新年伊始,宁夏已有5例遗体捐献、4例眼角膜捐献。”宁夏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 2025-02-11 本报记者 何耐江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48685.html 1 用生命,延续生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