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实干续写山海情

本报记者 李 良

2月21日下午,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同新村“民声茶室”里,武夷岩茶在滚水里舒展开来,水汽攀上斑驳的玻璃窗,将外头料峭的春寒隔成朦胧的剪影。

张宇和村干部、村民围坐在桌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村里的事。“还记得去年年底,也是坐在这张桌子旁,咱还愁着孩子放假没人管呢。”村民马树霞说,“没想到到了寒假,张宇把村里的大学生们都聚到一块儿,给娃娃们上课、做游戏,天天乐得都不想回家了。”

“民声茶室”里泡出越来越浓的民生味道。老百姓和村干部通过“一张桌、一杯茶、一本账”,解决了房屋反碱、低保申报等60余件急难愁盼问题。

“不论在福建还是吴忠,当地人都有喝茶的习惯。我们用一杯暖茶让老百姓敞开心扉,在唠家常中说出心里诉求。”张宇笑着说。

去年7月,厦门大学博士生张宇被定向选调到宁夏,成为宁夏审计厅的一名工作人员。不久后,他接过驻村工作接力棒。利同新村是国家“十一五”易地扶贫生态村,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如今,这里成了张宇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新起点。

张宇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建引领。他和驻村工作队一起,以党建为切入点,协助村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养。

面对利同新村党支部星级评定落后的现状,张宇主动请缨,参与“四星”支部创建工作。他认真分析问题,制定措施,推动各项创建任务落实落细。经过努力,利同新村的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58岁的顾秀英患有类风湿,十几年来离不开拐杖。张宇为村里11名残疾村民申请到了轮椅、拐杖等生活辅具,总价值16000余元。如今,顾秀英时常摇着新轮椅,在院子里晒太阳。

“群众的小事,也是我们要努力办好的大事。”张宇说。通过探索“乡镇引领+工作队联动”模式,张宇和队员们联系宁夏爱尔眼科医院,为周边3个村的村民开展眼健康“光明行”公益活动,为60余名村民排查出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随后,又动员全镇17个驻村工作队开展为期1个月的眼健康义诊活动,为800余名村民提供专业义诊服务。

张宇的专业是环境科学,在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和调查中,他发现村里有700亩盐碱地,农民对盐碱地治理和耕种有着迫切的需求。结合村里传统种植青储玉米和基础养殖牛羊的产业现状,张宇联系内蒙古大学的科研团队,制定了《苜蓿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的科技项目计划,并多次到自治区科技厅、利通区科技局等单位进行对接。

目前,张宇正在组织申报县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希望通过牧草种植增强盐碱地的利用,并用轮作方式对盐碱地进行修复,破解畜牧业发展、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这不是一句口号,是一个青年党员应有的责任。希望我也能像《山海情》中厦大学子一样,在西部建设中扎根基层,用实干再续山海情。”张宇说。

--> 2025-02-23 本报记者 李 良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0055.html 1 用实干续写山海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