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滴灌+智能监测”亩均节水40%

本报记者 王婧雅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资料图片)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是世界葡萄酒优质产区之一,也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重要基地。然而,面对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如何在保障葡萄品质的同时,实现节水高效种植,一直是当地政府和农业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今,随着“滴灌+智能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贺兰山东麓的葡萄种植亩均节水40%。

初春的宁夏春寒料峭,耐特菲姆(银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化工厂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总经理蔡志雄告诉记者,今年年初,公司新增了4条柔性生产线,年产能将提升至15亿米薄壁滴灌管,这一长度足以绕地球赤道37.4圈,新产线的投入将企业的产能提高了50%以上。

立春之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迎来新一年的“展藤”季节。在长城天赋酒庄基地,记者看到,泵房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随着温度逐渐回暖,葡萄藤即将破土而出,而在此之前,葡萄地将迎来一次精准高效的“春灌”。

“每年葡萄地要灌溉十多次,春灌的‘第一口’水至关重要。”长城天赋酒庄基地管理部副经理刘慧斌介绍,为了确保葡萄品质的稳定,酒庄采用了耐特菲姆提供的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这套系统通过精准控制灌溉量和施肥量,实现了水肥同步供应,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还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在长城天赋酒庄葡萄园里,记者看到,葡萄藤上挂满了细小的滴灌管,每根滴灌管上都均匀分布着细小的滴孔。当工作人员在手机上简单操作后,滴灌管就开始均匀出水,滋润着每一株葡萄。

“过去,我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每亩葡萄地每年至少需要750立方米的水。”刘慧斌说。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还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葡萄品质下降等问题。现在采用滴灌技术,每亩地每年用水260立方米,产量却高达450斤,不仅节水率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滴灌技术能够精准控制灌溉量,使葡萄根系保持适宜的湿度环境,更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和发育。现在,酒庄的葡萄酒等级已由过去的B级C级占主导,变成现在A级葡萄酒占比超过90%。

不仅如此,在银川市西夏区志辉源石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同样能看到细长的黑色管道。“我们这3000亩葡萄的灌溉方式以精细化滴灌为主,水源是黄河水,每亩地每年用多少水都有定额。我们安装了土壤水势监测系统,科学掌握灌溉的时机和水量,滴头的水滴得慢,出水均匀、地面蒸发水量小,相较传统的大水灌溉能节水30%—50%,增产10%—30%。”志辉源石酒庄相关负责人介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滴灌+智能监测”技术的广泛应用,贺兰山东麓的葡萄种植园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节水革命。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节约了水资源,还提升了葡萄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 2025-03-21 本报记者 王婧雅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3189.html 1 “滴灌+智能监测”亩均节水40%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