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宁夏水投集团水厂开放日:

展现节水控水实践共鉴水资源利用新貌

3月21日,银川苏银产业园中水厂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中水生产过程。

3月21日,银川苏银产业园中水厂迎来一批特殊访客,来自公安、消防、用水企业及居民用户的80名代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深入了解水资源循环利用背后的奥秘。当日,宁夏水投集团所属13家供水企业、25座水厂同步开展水厂开放日活动,各界代表参观了宁东供水二期水厂和银川都市圈东线供水工程三星塘调蓄水库,实地领略宁夏水投集团科学调配黄河水资源的实践,见证 “以水定产”与“以水定城”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营中落地生根。

银川苏银产业园中水回用项目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项目将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收集在一起,经过高密除浊除硬、臭氧高级氧化、BAF等预处理后,进入超滤系统,去除大分子有机物、悬浮物等进入反渗透系统。反渗透产水存储于再生水池,最终供给园区作为再生水回用。而反渗透浓水被进一步浓缩后进入MVR蒸发处理,二级反渗透产水与DTRO产水去再生水池,副产品结晶盐外委第三方合规处理,最终实现零排放。污泥采用“污泥调理+板框压滤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后,外委第三方合规处置,“污水100%截流,再生水 100%回用”。

宁夏长城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再生水分公司经理张俊介绍,处理后的再生水可满足园区生态绿化、道路浇洒、建筑施工、生态补水和部分工业用水,有效替代黄河水。“2024年,我们完成约400万吨的再生水处理,以前园区大部分工业、绿化用水都用黄河水,现在我们的再生水可以达到100%利用,实现一滴废水都不入黄河,有效减少黄河水取水量。”

银川市兴庆区星河街街道办事处景城社区工作人员杜静参观后感慨:“看到中水回用能取得如此出色的成果,真切感受到了科技与环保的强大力量。节水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日后,我一定会积极号召大家节约用水,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环境。”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域,宁东供水工程宛如一条“水脉”,构建起稳定且可靠的供水网络,已经持续20多年为基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人饮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供水保障。为满足基地用水需求,2017年,宁东二期水厂投入使用,每天供水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主工艺率先在国内采用较为稳定、可靠的“双双工艺”(双层平流沉淀池+双层滤料的翻板滤池)组合。水厂采用先进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工艺环节根据工艺流程实现了自动加药、自动反冲洗、恒水位过滤及恒压供水等功能,保障了工艺运行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这里是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三星塘调蓄水库,黄河水经此完成沉沙、调蓄后,进入金积水厂,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一系列严格净化处理流程,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后,分别为利通区、青铜峡市、灵武市供水。可满足城乡72万群众生活用水,可保障受益区规模化养殖用水和工业产业用水。”宁夏水投集团吴忠水务公司负责人介绍,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工程是推动宁夏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水利项目,规划2025年配置新增黄河水量4602万立方米、2035年新增黄河水量8552万立方米,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据介绍,宁夏水投集团年供水量4.9亿吨,年处理污水8000万吨;供水辐射宁夏5市18县(区),服务500余万人口,保障1100多家企业。

近年来,宁夏水投集团忠实践行新时代治水方针,坚持把落实“四水四定”贯穿到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层级,积极投身省级大水网建设,累计投资近200亿元,建设了宁夏中南部城乡安全饮水、银川都市圈城乡东线供水、清水河流域城乡供水、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供水、太阳山工业园区供水等20多个重点水务项目,为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优化水资源配置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创新实践,全区20个县(区)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了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高效配置、均衡受益,综合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0%以内。深度参与自治区“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在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投资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特许经营项目,实现了从“水源头”到“水龙头”实时在线监测管控。在全区运营管理26座污水处理厂、中水厂,积极推进中水回用,促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接管了全区近百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广“企业+农户”“高效灌溉+水肥一体化+农田整治和生态保持”模式,承接跃进渠灌区20多万亩农田灌溉服务,在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走出了坚实步伐。

--> 2025-03-22 宁夏水投集团水厂开放日: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3228.html 1 展现节水控水实践共鉴水资源利用新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