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年产值3亿多元——

东星塑料如何从村中小厂干到西北第一

本报记者 丁建峰

3月21日,吴忠市东星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一期试生产,智能化设备高效运转,多种型号的塑料包装袋一批批走下生产线。“二期项目将在3月底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6亿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公司副总经理顾文华介绍。

小小的塑料编织袋,东星塑料却将它做出了大文章,目前已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年产值3亿多元。

东星塑料位于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干饭渠村,始建于2000年6月,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员工以周边农民为主。可是谁能想到,这家起步于农村的包装企业居然做到了同行业西北地区第一。

“当时,我们没有什么优势,唯一能把控的就是产品质量。”公司董事长顾林介绍。

起步之时,正逢市场对塑料包装袋的需求增大,东星塑料把握市场机遇,坚决打好质量和信誉牌,产品受到周边省区一些大客户的认可,企业捞到了“第一桶金”。

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则为东星塑料的崛起添了一把火。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我们提供了量大质优的原材料——聚丙烯,且距离近,极大地节约了原材料采购的运输成本。”顾文华介绍,随着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塑料包装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借助区位优势,东星塑料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并积极向新疆、青海等周边省区的大型企业拓展业务,企业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东星塑料在生产设备方面不吝投入,新增全自动智能拉丝机组、塑料气压热成型机、节能型圆织机组、纸塑复合机组、阀口袋机组、印刷机、缝制机、吹膜机、复合机、分切机等,“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产品附加值得以提高,加之自治区产业政策的支持,企业产值逐步跃升至西北地区同行业前列。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下,建设智能工厂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东星塑料顺应发展大势,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

2023年2月,该公司启动年产3万吨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建设项目。“项目生产的塑料包装制品,主要为国内大型化工、煤业、冶金集团配套生产各类集装袋、各种型号塑料编织袋、基布、涂覆料、纸塑复合袋、阀口袋、食品级塑料包装袋,产品需求量巨大,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顾文华介绍,项目将打造包含包装研发、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包装产业链体系,力争建成西北地区一流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制造包装产业园。

“自治区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红利,为绿色智能制造包装产业园项目建设起到重要支持作用。”顾林介绍,该公司把握机遇加大更新改造投入,淘汰落后生产设备380台套,新增节能绿色、自动化程度高的高效设备480台套,每年节约电能1800万千瓦时左右,能效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以标准化的绿色包装产业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延链补链,为国内大型企业亟需的包装制品做配套保障——东星塑料打好“绿色发展”“智能发展”两张“王牌”,走出了一条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 2025-03-24 本报记者 丁建峰 年产值3亿多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3363.html 1 东星塑料如何从村中小厂干到西北第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