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系列谈之七

本报评论员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推出一系列实实在在、人民关切的举措,是一个“民生为大”的报告。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事实上,“民生”历来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着力点,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过去一年,面对财政特殊紧张压力,我区坚持将76%的财力用于民生事业,政府承诺投入100亿元办好的35件民生实事,全部高标准完成。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7%,居全国第五和第六,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组组数据,不仅清晰标注着沉甸甸的民生成就,也彰显着我区加强民生建设的坚定决心。

民生改善无止境,增进民生福祉从来都是充满挑战的“必答题”。时代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人们对民生领域的需求也在变化和升级,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民生难点,加之我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城乡山川差距较大,一些民生问题的解题思路亟待更新、破题方法亟须突破。唯有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为群众办好民生实事,不在于调门多高、排场多大,更非纸上福利、表面工作,而在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一件件暖心实事的落实。不管是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还是聚焦“一老一小”推动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托幼深度融合,抑或优化“医保报销比例”的健康保障,都需要多在深入基层一线、精准了解群众需求上下功夫,多在问计于民、问策于民上下功夫,以“解剖麻雀”的细功夫和“啃硬骨头”的硬担当,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重点民生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加持续、安全感更加可靠。

万家灯火映山河,星星点点是民生。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一切都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干字当头、勤勉为之、全力以赴。未来征途上,只要我们永葆为民初心,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一些念兹在兹的尽心尽责,多一份“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的担当作为,就一定能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中,真正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不断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 2025-03-24 本报评论员 ——坚定信心、干字当头系列谈之七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3408.html 1 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