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体重门诊来了!如何帮人减重

本报记者 张 涛 王雨婷 实习生 母东雪

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小儿外科团队对一名14岁肥胖患儿进行外科干预。(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供图)

银川市兴庆区一家减肥训练营里,学员们在动感单车上进行训练。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韩胜利 摄

吴晓晶演示中医耳穴外治方法,对肥胖进行干预。 本报记者 张涛 王雨婷 摄

银川市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试活动。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高晓刚 摄

腰围太大,体重超重,有人甚至患上了慢性病……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今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说,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并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

个人体重成为国家关心的大事,一时引发各界热烈讨论。

宁夏自2024年实施“体重管理年”行动以来,提出多项措施,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也陆续建立了营养减重、肥胖干预等体重管理门诊,旨在营造科学管理体重的良好氛围。“体重管理年”,如何管理居民体重?宁夏如何多方发力引导全民重视体重健康?在自我体重管理过程中,居民应如何科学减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减重医生”诊疗 体重管理火爆

2024年初,一位母亲带着16岁、体重达到110公斤的丽丽(化名)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减重门诊,找到了临床营养学科带头人赵茜。赵茜一眼就关注到了孩子脖子上的黑棘皮现象,经进一步检查,丽丽肚皮上也有紫色火焰状条纹,提示孩子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多等代谢紊乱情况。据丽丽妈妈介绍,孩子平时爱吃甜食、炸鸡等食物,蔬菜、粗粮摄入较少,不爱运动,常常熬夜。

经过一系列评估后,赵茜给丽丽制定了限能量均衡饮食和运动方案:尽量减少高糖、高油食物,保证优质蛋白,主食粗细搭配,减少精细碳水食物比例,增加燕麦、糙米、蔬菜等高纤维、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逐步增加运动,提高代谢能力。经过赵茜近半年的随诊指导,丽丽成功减重40公斤,脂肪肝、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高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脖子上的黑棘皮和肚皮上的紫纹也逐渐消失。看着变漂亮、重拾自信的丽丽,赵茜非常有成就感。

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减重门诊是我区最早开设体重管理门诊的医疗机构,迄今为止,赵茜已成功让上千名超重、肥胖患者重拾自信与健康。

赵茜对曾接诊的因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的杨女士记忆犹新。“肥胖患者由于脂肪堆积过多,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出现月经不调、雄性激素升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赵茜先为杨女士制定了减重管理方案,包括动态代谢评估、膳食行为矫正、个体化营养食谱和运动方案。杨女士按照方案执行2个多月后,不仅成功减重,还在自然状态下成功受孕。

赵茜说,针对有减重需求的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消化吸收状况及饮食习惯,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我们评估肥胖患者时,不仅要看体重,还要检测腰围、体脂率和内脏脂肪,腹型肥胖和内脏脂肪才是慢病的源头。”赵茜拿出一份人体成分报告举例:“这位患者,来的时候体重84.7公斤,经过3个月的减重管理,体重减到74.5公斤,体脂也从25.3公斤减到15.5公斤。说明患者减掉的10公斤基本是脂肪,没有损失肌肉,复查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都得到改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赵茜介绍,“人体成分检测能检测内脏脂肪的分布情况、骨骼肌质量等,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充分评估就诊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代谢指标、减重意愿后,再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减重方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健康减肥,中医也有自己的“法宝”。

3月13日,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肥胖干预门诊,该中心副主任医师吴晓晶正在为肥胖患者做针灸治疗。在吴晓晶接诊的众多肥胖患者中,28岁的小柳是一个减重成功案例。小柳刚来就诊时,体重105公斤,自诉经常感到疲乏、出虚汗。吴晓晶进一步检查发现,小柳已出现脂肪肝,且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均超出正常范围。吴晓晶判断,小柳属于脾虚痰湿型重度肥胖,为他制定了系统化减重方案,采用化痰除湿、补气健脾的中医汤药配合针灸、拔罐等治疗1个月,小柳成功减重近10公斤。吴晓晶又结合穴位埋线等中医适宜技术,为其调节食欲、促进新陈代谢,同时开出日常健康膳食和运动清单,帮助他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个月综合治疗后,小柳体重减到85公斤,人精神了,出虚汗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而且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也恢复到了正常范围。

吴晓晶说,中医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辨证涉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应主张“辨证施膳”“辨证施治”。在诊疗时,每位患者需经历体质辨识、代谢评估等环节,针对不同人群的身体特质,医师会量身定制个性化减重方案,主要采取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的雷火灸、穴位埋线、耳穴、针灸及拔罐等方法,通过内外兼治实现健康减重。

关于“体重管理” 宁夏这样做

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公众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2023年,学术期刊《糖尿病、肥胖与代谢》发表了题为《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的文章,其中提到,内蒙古、山东、河北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最高,河南、宁夏、山西的肥胖率紧随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宁夏超重比例排名全国第五,达到36.6%,其中男性超重比例为42.8%,排名全国第一。

宁夏居民的体重问题已经引起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关注,2024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自治区教育厅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宁夏“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从去年开始,全区已经组织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减三健’宣传活动,加强公众食物营养和饮食文化教育,指导公众正确认识健康体重、科学动态管理体重,消除体重认知误区。”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区还结合每年的爱国卫生月、全民营养周、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以及全民健身日、体育宣传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健康知识竞赛、健康餐厨艺大赛,开展“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行动。

“你看,这个小勺叫5克限盐勺,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要低于5克,家里如果有3个人吃饭,每天吃盐的最大量就是15克,就用这个勺去定量放盐,帮助科学控制盐的摄入,让身体更健康。”日前,银川市金凤区唐槐苑小区居民崔玉霞收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免费送上门的5克限盐勺、油壶等小工具及“三减三健”科普宣传手册。“我们经常借助社区义诊活动等向居民开展‘三减三健’、体重管理等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银川市金凤区锦绣苑社区党委书记冯雪娟说。我区以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培养为重点,为一些居民家庭发放限盐勺、控油壶、腰围尺“健康小三件”,将健康体重作为家庭生活新理念,让更多居民做到知晓健康体重标准、自身体重变化、体重管理方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

“在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我们新增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项目。”银川市兴庆区大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田龙飞介绍。

记者了解到,我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整合相关专业资源提供肥胖症诊疗服务,并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体重管理纳入签约服务,及时向签约居民进行科普宣传;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的健康指导作用,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口餐食、坚持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定期测量老年人体重、身高、腰围和基本运动功能等指标,开展体重管理综合干预指导;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体重管理技术指导和健康咨询活动。进一步推广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确需体重管理的人群提供体质辨识、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

同时,我区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行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打造健康校园。校园内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强化“父母是儿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相信在政策推动和科普宣传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体重管理,积极参与到健康减重行动中。”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减重 让体重管理成为生活方式

赵茜介绍,肥胖症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更是多种慢性病的隐形推手。超重和肥胖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还会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工作效率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引发自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关于肥胖,两个指标要关注:一是体重指数BMI,二是腰围指标。按照BMI的定义,这一数值超过28kg/m^2即为肥胖,24kg/m^2≤BMI<28kg/m^2则是超重。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BMI指标比较常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有些热爱健身的人士肌肉较多,BMI值较高,但实际上并不是肥胖。同时,也存在BMI数值正常,但体脂率和内脏脂肪含量较高的隐形肥胖情况。”赵茜说,成年男性腰围≥90cm,成年女性腰围≥85cm,可判断为中心型肥胖,腰围的增加通常意味着腹部脂肪的堆积。

值得公众注意的是,减重不是一味求“瘦”。

赵茜回忆,曾经有一个BMI仅20kg/m^2的女孩走进门诊,说自己想要瘦到50公斤以内。赵茜对女孩进行一系列评估后告知她,她的体重正常,内脏脂肪不高,肌肉含量也在正常范围内,一味追求瘦,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出现肌肉丢失、代谢减慢、脱发、免疫力下降以及胆囊结石和胃肠道等问题,甚至导致厌食症。赵茜解释:“健康比瘦更重要。减肥的核心并非盲目追求体重数字下降,而是通过培养良好的饮食、运动习惯,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提升。”

那么,如何正确管理体重?赵茜认为,合理的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缺一不可。

饮食方面,首先应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增加蔬菜、全谷物的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水果,控制高油、高糖、精细碳水类食物的摄入,例如爱吃火锅的人,要少吃芝麻酱、油碗;爱吃甜食和主食等碳水化合物的人,要控制食物的总量,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及深加工糕点、点心等。吃饭时先吃蔬菜、蛋白质类食物,最后吃主食,这样吃不仅饱腹感强,还能避免血糖波动。蔬菜要多吃,控制主食总量,增加燕麦、糙米等全谷物的摄入。适量的蛋白质有助于健康和体重的保持,成年人每天通常需要2两至3两肉(包括禽畜类和水产品)、一个鸡蛋和一袋奶。水果、坚果有助于健康,但热量不低,建议可以在两餐间吃。晚饭最好在晚上8点以前吃完;如果有约会聚餐,尽量选在中午;同时,吃饭要细嚼慢咽,吃到七分至八分饱就行。避免不恰当的减肥方式,例如完全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或肉,会导致代谢紊乱、女性生理期紊乱及胆结石等疾病。

适当的运动对于预防肥胖同样至关重要。“只要运动就比不运动强。”赵茜说,公众应注重培养运动习惯,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如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等。早晨运动能提高基础代谢率,久坐人群可以采取碎片化的运动方式,例如,利用休息时间做办公室操、坐时高抬腿、饭后靠墙站立等,都能达到一定的运动效果。

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样不可忽视。维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体内激素平衡,减少因激素失衡导致的食欲异常和脂肪堆积。此外,学会应对精神压力,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亲近自然等方式进行缓解。限酒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环节,过量饮酒可能干扰身体代谢,增加肥胖风险。

赵茜认为,慢性病防治的关键在厨房而不在药房。体重管理是一项长期目标,肥胖症的防治需要以健康生活方式为基础,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帮助百姓享“瘦”健康。

--> 2025-03-25 本报记者 张 涛 王雨婷 实习生 母东雪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153418.html 1 体重门诊来了!如何帮人减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