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锲而不舍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彻落实。我们党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得以赓续弘扬,健康向上、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得以形成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面对新征程新任务,全党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要让这张管党治党的“金色名片”持续发挥作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助力护航。
以改革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就是在解决“四风”这一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宗旨、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并反映强烈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中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发出了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动员令”,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对加强作风建设立规矩,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以“小切口”撬动管党治党“大格局”。“八项规定”的出台深刻改变了中国,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但是奢靡享乐歪风在高压之下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表现,改头换面、潜入地下。整治这些“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的隐形变异,就必须用改革的方法加以破解。2017年,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会议就审议了《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提出的要求更加具体细致、便于落实,就是要把严的标准立起来、实的作风树起来。
当前,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攻坚任务对作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如不担当不作为、推诿扯皮,政绩观偏差、搞“面子工程”,执行政策“一刀切”、层层加码,文风会风不正、搞文山会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就是充分运用党内开展集中教育的成功经验做法,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以改革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涵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制度的背后是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制度得以确立并实施的根基,这就意味着作风建设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攻心战,有着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深层次目标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为突破口,在“强约束”与“养正气”两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加大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曝光和处理力度,增加作风失范行为的经济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让“潜规则”无处立身,让“明规矩”立威显效。另一方面,注重在价值观较量中明变守常,引导党员干部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亲与清、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化为习惯,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当前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要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一体同生,几乎所有腐败问题,都是从小节不守开始的,理想信念会在吃吃喝喝、推杯换盏中崩塌,党性原则也会在迎来送往、勾肩搭背中失守。只纠风不查腐,作风问题就会屡禁不止;只查腐不纠风,腐败治理成果就难以持久巩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主题教育的开展既是从制度上防止“反弹潮”,也是在思想上拧紧“总开关”,更要在文化上涵养“新风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巩固我们党长期执政基础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也是不断树立执政权威、提高执政能力的过程。树立执政权威,就是树立“中国共产党能干成事”的政党形象。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模范践行,在党内乃至全社会形成了强大的导向和示范效应,实现了上下一体的同频共振,以纪律的戒尺和舆论的氛围增强“制度出台了就要坚决执行”的自觉。提高执政能力,就是戒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提升执行效率。早在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为解决干部贪图安逸、纪律松弛、精神不振、作风漂浮等问题,推动出台《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总揽全局,抓大事;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一班人’团结,维护县委领导的统一;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争先创优。”这六项规定促进了正定县机关风气的转变,也成为“八项规定”的重要雏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身正为范,出行不封路、少扰民,吃家常菜、住普通房,考察点不作布置、了解最真实情况,鼓励说真话、谈问题,多同普通群众接触,在深入“民间”的过程中深入民心,以解决民忧民盼给出了执政为民的价值立场。
如何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从《正风反腐就在身边》《零容忍》《永远吹冲锋号》《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到今年的《反腐为了人民》,我们看到在全国开展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一是必须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始终保持驰而不息的工作节奏和寸步不让的工作态度,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立查立改,避免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功亏一篑。二是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层次挖掘、全链条追溯,撕开“关系网”、斩断“利益链”,压缩权力运行过程中不当行为滋生的空间,把“同查”的成果更好转化为“同治”的效能。三是引导广大党员在主题教育中全面查摆问题,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把“看在眼里的教训”化为“刻在心里的警醒”,推动学风、思想作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根基。
(执笔: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