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录取分数超本科线60分 既培训技能又学习精神抚慰 殡葬专业凭啥吸引00后? 2025年06月13日 

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殡葬专业,如今成了“香饽饽”。去年6月,民政职业大学推出现代殡葬管理专业,成为全国唯一的殡葬领域本科专业。如今,首届殡葬专业本科生已经入学一年。记者了解到,在去年高考录取中,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录取分数平均比当地本科线高出60分,甚至还吸引了分数超600分的高分考生报考。为何殡葬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为何这么多高分考生愿意学殡葬?记者走进民政职业大学一探究竟。

1

殡葬专业吓人吗? 充满温情且科技感满满

“让逝者得到有尊严的服务,让生者受到生命的启迪,让业者获得职业的尊严。”了解民政职业大学的殡葬专业,要从生命文化学院的一面“愿景墙”开始。这里没有惊悚,也并不阴森,而是充满了脉脉温情。

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前身是殡仪系,办学已有30年历史。在全国开设殡葬专业的院校中,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环境最优、功能最全、设备设施最先进的实训基地。故人沐浴实训室、追思礼厅实训室、遗体防腐整容实训室、智慧殡葬仿真实训室……从名字上不难看出,每一间实训室都与某一项殡葬服务息息相关。

走进故人沐浴实训室,几位同学表情肃穆,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为“逝者”沐浴。除了“逝者”是假人外,实训室的环境、设施等都与真正的殡仪馆并无区别。在遗体防腐整容实训室,同学们分成两组正在上实训课。一组练习的是塑形,在头骨模型上复原人物的“三庭五眼”;一组则是练习缝合,利用针线将仿真皮肤进行拼接。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殡葬行业如今也是科技感满满。在实训室中,除了设有各种大型殡葬设备的等比例模型,还用上了机器人。负责演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殡葬行业也在逐渐数字化、智能化,所以他们会将遗体接运机器人、智能骨灰存放系统等行业中的新趋势、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

民政职业大学生命文化学院副院长徐晓玲介绍,学院的实训基地设有16间实训室,主要分为人文殡葬、科技殡葬和生态殡葬三大板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打造了全国高校首个“生死体验中心”,用于开展生命教育。在这里,体验者可以穿戴上特制设备,感受分娩时的剧痛和临终时的状态,对生命多一分感悟。

“学了殡葬专业才知道,这项事业的每一位从业者都值得尊重。”大一学生马祎涵说,学习殡葬并未让他感到害怕,反而更想学好本领,努力服务好每一位逝者。

2

殡葬专业为何“由冷转热”? 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民政职业大学的现代殡葬管理专业,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殡葬本科专业。该专业现有本科生124名,其中10名学生是本学期从其他专业转来的。

徐晓玲介绍,这学期全校一共有28名学生申请转到现代殡葬管理专业,经过成绩审核、面试等环节,最终有10名学生转专业成功。这些学生之所以选择转专业,主要是因为填报志愿时当地没有该专业的录取计划。

如此多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学殡葬,从侧面反映出全国首个殡葬本科专业的炙手可热。徐晓玲介绍,去年高考录取中,现代殡葬管理专业的录取分数平均比当地本科线高出60分。

在过去,殡葬专业属于不折不扣的“冷门”,从业者在社会上经常被“另眼相待”。如今,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愿意学殡葬?民政职业大学近年来每年都会对新生做问卷调查,以分析背后的原因。结果发现,“好就业”是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殡葬专业时考虑较多的现实因素。在民政职业大学,殡葬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陵园公墓和殡仪馆,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3

00后如何看待殡葬业? 大大方方谈论“身后事”

来自浙江金华的陈雪彤今年19岁,是民政职业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去年,她以601分的高考成绩被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录取,成为该专业当年录取的最高分考生。

考了这么高的分数,为什么学殡葬?这个文静的南方姑娘坦言,报考这个专业,主要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殡葬专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让逝者安详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让生者得到慰藉。人的生命是灿烂的,如果这最后一程是由我来帮助完成的,我觉得就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00后大学生并不避讳谈论死亡,他们会和同学大大方方地讨论自己的“身后事”,有的则希望自己的葬礼能融入一些“二次元”的元素。

民政职业大学现代殡葬管理专业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殡葬本科”都学哪些课程?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徐晓玲介绍,在课程设置上,本科学生会在大一第一学期先学习《中国殡葬史》,了解殡葬的起源、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学会用历史的视角去看待殡葬工作。这也是殡葬本科大一新生的入门课。第二学期,陆续开设《殡葬心理学》《殡葬社会学》《殡葬文化学》等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接触到这些专业基础课之后,从大二开始,本科生才会学习葬礼策划主持、遗体防腐整容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

除了现代殡葬管理这一本科专业外,民政职业大学还设有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殡葬设备维护技术、陵园服务与管理3个专科专业。

之所以设置本科专业,是行业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上海市的一项研究课题显示,殡葬机构员工普遍以中专学历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殡葬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精神抚慰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就需要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推动行业的进步。

在我国,殡葬行业主要有四类职业: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公墓管理员。虽然“小众”,但招一个专门的技能人才难度并不大。对于殡葬行业来说,更紧缺的是能力全面的殡葬管理人才。“我们认为,殡葬行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徐晓玲说。

全国民政行指委殡葬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寿园国际集团文教委主任邬亦波认为,当前殡葬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尤其亟需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兼具生命美学与生命科学知识、能够提供有情感温度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他认为,“殡葬本科”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改善行业形象、提升业内人员信心至关重要。这些00后高学历人才注定要为殡葬行业带来新的变化,“希望他们能在传承传统殡葬文化的同时创造新的文化,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这一行业。”                              (据《北京晚报》)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