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锐)初秋时节,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内,芦苇簇簇摇曳婆娑,野鸭、水鸟穿梭觅食、成群嬉戏。黄河岸边,杨柳依依,秋风习习,游客观景合影、休闲惬意……“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与修复,曾经的盐滩地逐渐变为绿洲,各类植物繁茂,超过60种鸟类在此‘安家’,黄河湿地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月16日,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工作人员谈起湿地的变迁颇为感慨。
据了解,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是典型的黄河河流湿地,位于黄河东岸、毛乌素沙地边缘,主要由黄河河流、泛洪平原湿地和月牙湖湖泊等组成,湿地面积占该公园总面积的65.7%。进行生态治理前期,由于周边农民超载放牧,人为滥采滥垦,造成植被退化,加剧了风沙流动,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2003年保护与恢复以来,湿地公园通过扎草方格固沙,种植沙枣、杨树、柳树等植树造林,播撒花棒、苍耳、碱蓬等沙生植物种子等方式来阻挡风沙。
“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同时,我们还设置了10余公里的湿地围栏界桩,保护湿地植被与水土,治理湿地水系、恢复鸟类栖息地、监测鸟类疫源疫病等。”据宁夏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园积极申请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资金,先后实施宁夏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湿地监测监控平台等项目,并结合实际情况,联合宁夏大学每年定期开展湿地监测与科研工作。根据监测,公园内现有植物30余种, 有60余种鸟类和10余种动物在此栖息繁衍。近几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天鹅等频频现身,且种群数量每年都在递增。
采访中,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湿地公园还采取湿地保护+社区参与共管的模式,组织周边社区居民参与到湿地公园旅游服务、绿化建设、卫生保洁等工作中,既实现了湿地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也让周边居民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区湿地面积达20.7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左右。宁夏已建立湿地型自然保护区4处,其中国家级1处、自治区级3处;建设湿地公园26处,其中国家级14处、自治区级12处。湿地保护率达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