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芳芳
一进村,一辆满载大青葡萄的小三轮便停在龙二大青葡萄产业基地的门楼子下,三四个村民围着小三轮笑意融融地聊着天,互相询问当日采摘了多少,要送往什么地方。9月5日,“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媒体达人探访行来到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正好赶上大青葡萄成熟的季节。
“尝一尝,感受一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葡萄挨挨挤挤地挂在藤上,绿中泛白,表皮结着一层绒绒的糖霜,提示着到访者自己已经到了口感最好的时候,东塔寺乡副乡长魏娜娜摘下一串递给记者。
穿过横跨在整个葡萄采摘园上面的600多米长的蜿蜒木栈桥,青砖灰瓦搭配精致原木风格装修的民宿集群,错落在碧玉广场周围,既展现了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图景,又契合了现代生活的品质追求。
“碧玉广场以前是一个打麦场,脏乱差,气味难闻,一到下雨天,土坷垃路泥泞难走,村民们怨气很大。”魏娜娜指着现在建有村民姓氏墙、铺有红砖青石板的碧玉广场说:“那时候村里没有发展思路,也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建筑、农房都不规整,一些村民的牛羊圈都建到了村道上。”
痛定思痛,白寺滩村坚持党建引领,一改此前乡村治理中“干部在干、村民在看”的现状,开始在调动村民参与自治积极性上做文章。依托本村灌溉便利、土质适宜、阳光充足等先天条件,引导各族村民齐心探索如何才能让已经在村里延续了上百年的葡萄种植业得到更大发展,打响知名度。
“我们不定期邀请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等专业人士来给村民们上课,指导大家如何更好地种植葡萄。之后各族村民会在一起互相讨论、传授种植经验,民族团结人心齐,力量自然就大。”如今,白寺滩村凭借着“火出圈”的大青葡萄等特色产业和网红民宿,以及配套打造的乡愁记忆馆、游客集散中心、蜂坊等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馆和产业观光采摘栈道,蹚出了一条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民宿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路,不仅村容村貌实现了“大变脸”,村民也是“脸上有面子、口袋有票子”,实现了在农旅融合发展中实现产业、文化与旅游的互促共赢。
“白寺滩村现种植‘龙二大青’葡萄近2000亩,亩均产值约28000元,已成为东塔寺乡名副其实的‘致富果’,既促进了乡村振兴,又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村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走上了甜蜜蜜的致富路。”以前在白寺滩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魏娜娜,实打实地为白寺滩村的巨变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