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今天,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深入挖掘耕读文化的丰富内涵,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传承耕读文化中壮大乡村文化,在传承耕读文化中延续中华文化血脉,让耕读文化绽放出新的光彩。
“耕读家风”蕴含着中华文化质朴之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把“耕”和“读”放在一个认识系统中来把握。关于“耕读”的思考,很具代表性地反映出了中华文化寄托的精神情感。“耕读”是谋生和做人的双修功夫,重“耕读”,说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注重勤俭持家、诗书济世,表达出了中华儿女珍视生命的纯善之情、祈愿和平的恬淡之境。耕读文化,很典型地诠释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耕读传家,也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耕读家风”一经形成,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质朴之美。中华文化认为,“耕”“读”,皆为人生之正道,是安身立命的本分和原则。对“耕读”的深切认知,承载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史上有一条很有价值的家训,“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勤俭、耕读,劝诫中充满着朴实、善意和温暖。它印证着:中国人看待人生,人生不只是一场物质的盛宴,人生理应还是向上向善的光明磊落的行走。在物质之外,一定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把“耕读家风”很好地弘扬起来。一是要进一步挖掘、梳理、阐释、展示“耕读家风”。“耕读家风”是孕育“淳朴乡风”的重要资源,是乡土文明的丰厚滋养。要充分彰显“耕读家风”质朴之美,讲好“耕读历史”、讲好“家风故事”、解读好“耕读精神”。二是要注重以“耕读家风”涵养时代新风,把弘扬“耕读家风”与推动移风易俗、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充分结合起来,让“耕读家风”助力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坚持弘扬主流思想、壮大主流舆论。三是要将“耕读家风”融入乡村环境文化建设,留住记忆中的“乡土味”,使“耕读家风”接地气、聚人气。
“耕读教育”承载着中华文化人文精神
“耕读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耕”和“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坚持以耕养读、以读养耕,耕不忘读、读不忘耕,这充分地体现着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十分注重培养人“身体力行”。为学进德,学问要关乎国计民生、关乎世道人心。“耕读教育”,承载着中华文化人文精神,深刻彰显着中华儿女体贴时代、甘当大任的历史自觉,是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诠释。“耕读教育”主张勤奋、节俭、敬农、爱民,是培养道德情操、增强忧患意识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深厚的耕读教育传统,滋养着生命的乡愁,孕育了中华儿女绵长悠久的家国情怀,在德行教育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传承优良传统,珍视“耕读教育”,发挥好“耕读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是用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深化新时代耕读教育,推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要把耕读教育与振兴乡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以劳育德,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把耕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建设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发挥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主阵地作用。二是在传承“耕读教育”中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中华民族是敬于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民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弘扬劳动精神,激发磅礴之力。三是不断创新实践载体,丰富耕读教育内容。必须推动“耕读教育”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突出现实性、人民性,体现现代感、时代感。办好农家书屋、农学馆、耕读园等等,建好“精神粮仓”。
“耕读情结”积淀着中华文化乡愁记忆
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人深厚的“耕读情结”,根深蒂固的乡愁记忆是世代中华儿女朴素、细微、绵长的精神寄托、情感慰藉。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我们逐渐远离传统农耕生活,我们正在以更加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式营造着新的家园。然而,乡愁弥漫的精神家园却始终是人们无法别离的“故土”。“耕读情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中华文化长河之中,深刻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彰显出了中国人血液里重根、重情、惜乡、惜时的文化基因。这一集体记忆,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底色。
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厚植“耕读情结”,留住乡愁记忆。一是要注重把重塑乡愁与乡村振兴充分结合起来,让乡愁元素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点和特色。在推动乡村建设中,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在振兴中既要“面向将来”,同时要“不忘本来”。不能淡忘了乡情乡味,失去了乡愁。二是要注重耕读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活态传承赓续血脉,进一步厚植“耕读情结”。保护遗产就是保护乡愁,延续文脉就是守望精神家园。要在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中充分凸显耕读智慧,让“耕读”符号成为乡村重要的标识,让耕读文化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执笔:刘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