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上一篇        

乡村也能看上“专家号”

早上8时,雷志雄来到西吉县卫生健康局的工作岗位上,开始一天的忙碌。见证了家乡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立志服务家乡医疗事业的90后年轻人每天都特别有干劲。

1998年,雷志雄出生在西吉县新营乡甘井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过去农村的医疗条件苦哇,我们村里连个正式的医生都没有,谁家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都要翻山越岭到镇上去找医生、取药,要是有啥大病,那一家人真就愁死了。所以当时很多老百姓看病,都是靠‘土方子’,什么大蒜头消毒、鸡油治烧伤,现在看来都不可思议。”小时候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一直让雷志雄记忆犹新。

因为看病不方便,山村里的群众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惯:“小病忍,大病挨(拖延),要死才往医院抬。”雷志雄家的一位老人,就因为“挨”不过才送到医院。“当时,我那个舅爷爷突然晕倒了,家里觉得不行,得往大医院送,找了个‘蹦蹦车’拉到县城已经距老人发病过去了好几个小时。在检查的过程中,老人就离世了,初步诊断是脑出血。后来我们想,但凡我们对自身疾病重视一些,但凡在乡村有一些急救手段,老人不至于这样匆匆过世。”雷志雄难过地说。

乡亲们看病就医之难深深印刻在雷志雄的心里,他立志学医要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去年9月,雷志雄从陕西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就参加了宁夏“三支一扶”计划,回到家乡支援医疗事业建设。

令他没想到的是,回来后的所见所闻,处处让他眼前一亮:“甭说村里的道路宽敞了、房子越盖越漂亮了,光看现在乡村这个卫生室的条件就没得说:药品种类就由从前的20余种,增加到现在的120余种,诊查室、治疗室、药房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基本医疗设备从血压计、体温计、听诊器老三样升级替换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和DR新三样,各种医疗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医疗机构实现远程诊疗互联互通,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智医助理系统人工智能诊断体系。老百姓可以在网上挂号,人在乡镇,通过网络平台连线西吉县、固原市甚至银川市的专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还有咱西吉县人民医院,如今也是远近闻名的‘大医院’了,以前很多手术只能舟车劳顿到银川、西安去做,现在,我们在县医院就能做冠状动脉造影术、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一批高、精、尖手术!”

雷志雄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份数据:

根据西吉县卫生健康局统计,目前西吉县有公立医疗机构424个,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十年前的900人增加到现在的2000人。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形象化的要求,每个村有一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如今在西吉县,乡镇就诊率提高到60.77%,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32%,“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正逐渐成为现实。

“最初的梦想是能够学以致用,帮助家乡老百姓解决看病实际困难,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微薄之力,但回来之后的这一年多,反而让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真是太大了,老百姓看病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而今,这里正是我们干事创业的热土!”雷志雄信心满满地说。

--> 2022-07-29 本报记者 尚陵彬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29530.html 1 乡村也能看上“专家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