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站位新的历史起点,鲜明提出“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进而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做好传承保护创新“大文章”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正是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滋养下,才成就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厚度和宽度。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好了,才能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水洞沟遗址、姚河塬商周遗址、贺兰山岩画等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遗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扎实推进长城、长征、黄河文化公园建设,打造“长城古韵”“长征记忆”“黄河人家”文化地标。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老歌新唱”“旧瓶装新酒”,实施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戏曲传承振兴、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打造一批拥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歌舞、话剧、影视、文艺作品等。积极打造传统文献和文化研究基地,实施古籍保护阐释及数字化工程,应用人工智能与文本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宁夏文献史料电子数据库,加大传统经典资源供给。站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立场上,剔除宣扬保守封闭的意识、固守愚昧落后的生活方式和陈规陋习的前提下,采取系统保护、融合保护、活态保护、差异化保护等方式,注重各民族的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传承,让各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基因库。
画好中华文化认同“同心圆”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长远和根本,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键所在,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最稳固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了文化认同,才能使各民族在情感上产生认同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得到巩固。如果失去了文化认同,也就失去了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和底蕴。千百年来,我国这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虽然历经王朝更迭,但各民族始终能够紧密团结、荣辱与共;正是由于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拥有这样一个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干枝关系,注意个性中凝聚共识、多元中强化一体,扭转“将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的错误观念,摈弃和杜绝“将少数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错误观念,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基础上,促进各民族文化包容互鉴、创新发展,实现以“一”统“多”、以“多”拥“一”,让中华文化这棵大树根深干壮、各民族文化枝繁叶茂,让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从黄河、长城、六盘山、贺兰山等国家地理标识,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等文化标识,丝绸茶叶、文房四宝、汉服唐装等生活标识中提炼概括出宁夏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城市建筑、公共设施、旅游景观中,建设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唤起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实施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工程,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育人机制,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通过唱响“石榴籽”四字歌、开发“石榴籽”课堂、开展“石榴籽”主题活动、搭建“石榴籽”家校共育平台等,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各族群众凝心聚魄工程,通过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和正确阐释宁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持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大宣讲活动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学历史、爱祖国、游家乡”“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学习体验活动,多角度全方位构建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展现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向各族干部群众讲清楚各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道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宁夏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不断树牢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激发各族干部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认同感、自豪感。
打好宣传教育研究“组合拳”
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也是滋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源头活水”。作为各民族普遍认同的心系之、情系之的社会文化形态,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为依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所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想得到持久滋养,还需要在宣传上“用力”,在教育上“传力”,在研究上“给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举办“民族团结月”“道德讲堂”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乡村大舞台”“广场文化艺术节”“我为乡亲送戏来”等群众活动品牌,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神文化“大餐”。实施“石榴籽”教育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等,围绕中华民族的文明底色、文化符号、故事人物、标志性事件、民族精神等,开办“石榴籽”微讲堂、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打造“石榴籽”驿站,在“两微一端”开办“每周一文、每周一问、每周一论”专栏,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流、全面交往、深度交融,形成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
实施中华文化浸润工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规范汉字书写、名家选释经典进课堂、校园读书之夜、青少年国学冬夏令营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从小感知中华文化,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为契机,研究利用黄河宁夏段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宁夏农耕文化、古代建筑文化、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等,通过亭台楼阁、碑碣匾联、琴棋书画等物质形态彰显,在历史故事、民间信仰、习俗活动等非物质形态中呈现,让人们能够“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脑里、放在心里”。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