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64-0001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出版






         下一篇

编者寄语

人们为什么喜欢苏轼?

中秋赏月,绕不开《水调歌头》;品中国文人,少不了研究苏轼。

什么样的人可以写出流传千古的文字,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打动人心,还能征服人心?

《水调歌头》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二人兄弟情深,一同长大,一同应考,一同中榜,一起宦海沉浮。弟弟是苏轼的一大精神支柱,也是他的重要创作源泉。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就是中国文化时空的那轮明月。

这轮“明月”有什么特质?

第一道“光辉”在于,锚定“永恒”。

一个人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和他内心能量的深度和广度是成正比的。

苏东坡命运多舛,但是他总是能在大起大落的生命浪潮中保持航向。原因是,他非常善于用内部的确定性,来抵御外部的不确定性。

通过苏轼的诗文,我们可以看出,他总是和永恒的事物在一起。

他锚定的坐标,是一些亘古不变的事物,永远升起的月亮,永远流淌的大江,永远闪耀的风流人物。

有了这些不变的东西作支撑,被小人陷害、境遇的颠沛流离,都伤害不了他的根本。

这对今天的我们仍然有深远的启发。

正所谓天上月是心中月。这轮“明月”的第二道“光辉”,是他的赤子之心。

苏轼始终在写真实的自己,他有没有通过文字走向自己的反面,有没有通过文字成为自己厌烦的人。

一个人的德行,要能驾驭他的才华,才会做出对这个人类、对社会有用的事。如果一个人的劣根性远远超越他的才干,那么,这份才干就会捆绑他,甚至毁灭他。

圆满意味着你能在顺境里不得意,在逆境里不沉沦。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苏轼用一生在践行,努力去做一个心怀赤诚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

人到达一定的境界,必然是孤独的。

这轮“明月”还有一道“光辉”,是苏轼以其超凡的禀赋,随处“融合”、随处大气、随处包容。

越往人生的深处去走,“意义”似乎就越容易缺失。他不会像困兽般在自我的牢笼里咆哮,而是可以努力平衡、协调、控制好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这也是在教我们,为自己松绑,与生命、与生活和解,以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坦然而行。同时,搞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他深知,细水长流方可直达永恒。他没有过于激烈的情感。

这轮明月陨落前,苏轼人生中的最后一句话是:“著力即差。”

字面意思是,如果太过用力,反而就不好了。可以理解为,有时候,不要过于执着,这是他对人生终极领悟的一种表达。

--> 2022-09-13 1 1 宁夏日报 content_36707.html 1 编者寄语 /enpproperty-->